A22: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数字化砍伐”丛林
~~~“数字化砍伐”丛林
~~~“数字化砍伐”丛林
~~~“数字化砍伐”丛林
     
2018年03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玛雅遗址考古有新招
“数字化砍伐”丛林
凌启渝
◀ 左侧图像树木遮盖
▲ 滤去植被后建筑清晰可见
■ 砍掉树木露真相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新纪录片《玛雅蛇王的隐秘宝藏》2月6日在美国首映,它记录了汤姆斯·加里森等考古学家跋涉在危地马拉北部的丛林深处,对玛雅金字塔遗址的新调查。

  加里森是伊萨卡学院的人类学助理教授,他帮助策划了2016年对这片丛林地区进行的航空勘测成像,航测的范围涵盖了主要的玛雅遗址,如蒂卡尔(Tikal)和艾尔托兹(El Zotz)。当时的检测发现了房屋、墙壁、道路和宫殿,专家估计曾经有几百万人生活在这里。

  不过,航空勘测成像对低地丛林的调查效果有限,浓密的树冠无疑会妨碍航测,成片的灌木掩盖了实际结构及其相互关连。加里森说:“在你连眼前一米都看不清的环境中,很难把这些结构拼合在一起。”

  而纪录片描述的新调查,则动用了另一种技术利器LiDAR(光探测和测距)。用LiDAR从天空绘制地图,说起来似乎平常:安装在飞机上的设备发送稳定的激光脉冲射向地面;脉冲从地表反弹所需的时间被精密测量,转化为地形数据。

  不过特别的是,这些激光脉冲能穿透植被之间的细小间隙并反弹,能以高度的准确性被测量。而现在的技术又可以做到按用户的某些要求处理这些数据。比如在这次的玛雅遗址探测中,团队让软件将树木滤掉,从而现出地面的一切。团队还幽了一默,将这个过程称为“数字化森林砍伐”。很贴切哦。

  我们在附图中能清楚地看到艾尔托兹的古玛雅遗址在数字化砍伐前后的对比,左侧是实测的激光雷达数据,大地被树木遮盖;右侧则是滤去植被以后的效果,建筑结构清晰可见。

  这次勘测的范围有2100平方公里,LiDAR激光雷达得到的地图显示了超过6万个以前未知的结构,包括梯田、道路、房子、防御墙和塔,还有金字塔、宫殿。考古学家意识到他们花了几十年时间研究的这个古代人口密集区,实际上比推测的要大很多,估计的人口应该在1到2千万。

  加里森团队还发现了更多农耕相关的特征,而农耕无疑是在延续几世纪的文明中支持玛雅人所必需的。至于新确定的防御结构,则表明当时的战争比先前推测的更为普遍。

  加里森说团队看到了更大范围、更密集的兴趣点,好像每个人都在先前绘制的地图中错过了很多。“很难表达这段时间我们有多激动,”他说,“现在的挑战是,如何处理手里这么多的数据。我想,下一步会带着数据去新发现的废墟实地考察。”

  这次调查是美国、欧洲和危地马拉考古学家,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组织PACUNAM合作完成的。动用LiDAR的一次新勘测目前正在另一地区进行。

  凌启渝 (图:国家地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6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7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8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9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新视界
   第A13版:新视界
   第A14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文体汇
   第A26版:人物/文体汇
   第A27版:文体汇/动态
   第A28版:动态/文体汇
玛雅遗址考古有新招
无人机学习自主导航
“超级木材”坚硬如钢
把火星陨石送回火星
新民晚报新智/星期天夜光杯A22玛雅遗址考古有新招 2018-03-18 2 2018年03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