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杭州出差,时间紧凑,但还是不忍辜负美景。午间休息奔到西湖边,算来算去觉得步行费时,于是与友人商量雇一只小船,可以直接划到对岸,兼顾通勤和游览。
和船工说话,议价倒还在其次,重复问了几遍,我们就是盯着在问“多久上岸”“能不能确保几点到何处”“能控制时间吧”。船工再三保证会在指定时间送我们到指定地点。我们才用日常抢惯地铁的效率依次跳入舟中。
船才离岸,我们已忙不迭拍照、自拍、合影、发微信,一时又有工作短信电话过来,于是各自埋头回消息,等抬起头,说起下午安排,筹谋一番,又为一件网上热议的社会新闻争论起来。说得正酣,一直默默划舟的船工插话:“诸位小姐,你们是上海过来的吧?”
我们笑起来,说“你是听出我们讲话口音吗?”
船工说:“不是啦。是因为你们这个样子。你们,可真忙啊。”
我们相顾一笑,但不约而同,停止了刚刚激烈如辩论赛的争论。出于礼貌,也出于惭愧。其实的确没什么好争的。我们每天了解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信息,都是来自网络二手传递。但眼前湖光山色,才是真实存在,令一切语言微不足道。船工的话如有禅意,教我们安静下来。
安静下来,能听到桨划过波浪的节奏,能看见水面下隐约掠过的鱼影。船至湖心,远看长堤上的游客,已经面容模糊。刚刚在岸上时,各种建筑和人声是迫近的,现在都已经远离。像湖面泛起的一阵烟,自然而然飘走了。
水面空间敞亮,临水而照,是我们的倦容。从舟沿伸出手去撩拨波浪,清风拂面,我们谈起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意境,人放松下来,睡意徐来。朋友扶额说“犯困了”。
船工笑着说:“你们上海来的人,就是这个样子。有一次一位小姐包我的船,对我说,她什么景点也不要去。让我慢慢划着就好,她就要睡一觉。”
“就要睡一觉?”
“对啊,她说她太忙了。工作辛苦,压力很大。每天各种人找她,各种事情,只有在湖心,谁也别来烦她,她才能休息一会儿。她就是上海人。”
“后来呢?”
“后来她包了我的船三个小时,睡了一觉。真可怜啊!”
船工说完,继续默默摇桨。
我们互相抵着脑袋,在一摇一晃的舟内默坐。安静下来,周围不是一阵空,而是一阵满。
在四壁皆空的小舟里,这满的东西,托抱着我们。我们各自提醒对方看着点时间,设定闹钟,避免耽误下午的活动。在睡意袭来之前,我们紧紧捏住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