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眼里有个平行世界
胡建君
  胡建君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害羞的人多对人世万物洞察秋毫、心怀感恩。一个人安之若素,在人海中却颇不自在,而摄影师又必须直面世界。于是他们带着好奇的触角,就像隐秘的城市猎人般小心翼翼又快速敏捷,往往一击必中,记录下那一刻的恍惚或奇诡,城市的拥挤或颓散,生活的轻盈或散淡。岁月沉淀成平面的黑白,穿越蓝色的尘埃直抵内心的理想与梦境。

  陆元敏日复一日穿行在上海老城区的大街小巷,貌似单调重复的日常在他的镜头下显得鲜活而带有生活的戏剧性,传递着一种强烈的上海人气质。有时他进入朋友的家中,拍摄他们随意的生活状态,优雅的,安静的,琐碎的,慵懒的样子,他只喜欢在自己的生活圈里行走,拒绝辽阔和宏大,就像海上钢琴师1900固守着自己的那一条船。艾略特·厄威特说,周遭的世界就是个大博物馆,我们每天都在观看。陆元敏边看边记录,他的个人记忆渐渐延伸成为整个城市的辽阔记忆。

  何曦同样不擅长表达与交流,但他喜欢旅行,喜欢生活在别处。置身于全然陌生的环境,他反而有种莫名的安全感。若干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全世界,旅行的意义于他就是不停地拍照,以及绘画之外的彻底放空。在路上的何曦喜欢悄悄靠近而不惊扰,他不喜欢长镜头和太安全的距离,而习惯用适合街拍的35毫米镜头,靠得很近,又不能被发现,也是一种微妙的默契交会。因为感觉和视角独特,普通的物象被他赋予了叙事的力量和非常的意义。

  陆元敏早年做过电影放映员,后来曾选用16毫米的电影放映镜头拍摄一组照片,中心点清晰而四边模糊。在管窥状的画面中,似乎充满了人声与歌声,那是他向老电影的致敬。他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敏锐,将熟悉的地方拍出了陌生的感觉,又将陌生的地方拍出了熟悉的感觉。陆元敏说看到柯特兹,就像看到自己,因为他的照片“平淡到没有什么可说的”。评论家基斯马克说得精辟:柯特兹的照片简单得像是在骗人。是的,陆元敏也一样,他的照片似乎缺乏奢侈性、过度性和经营性,他从未被耸动的题材吸引,自始至终只对平凡的街头人生情有独钟。他凭着本能拍照,凭着对尘世不倦的好奇心和与生俱来的构图能力,那些画面看似漫不经心,却充满了热烈又平淡的人间烟火,充满了素朴的人性之美。

  同样,何曦也是依靠直觉和情绪。他平时习惯用徕卡,因为简单便捷,适合盲拍,成像质量也非凡。像寇德卡一样,他始终故我,只拍感觉对的事物。明明同样在路上,他的照片却不与他人同列,熟悉而又陌生。何曦不像陆元敏那样具有鲜明的属地性质,他的影像作品特立独行,像他的绘画,似乎存在于人世之外的任何地方。何曦抽离、放大了那些异化的肉身和精神,为我们展示出一个自娱狂欢或辽阔疏远的天地,又寂寞又温情,又丰富又冷清。观者能从他的图像中思索多方位进入生活的方式,一种开拓的引领,一种安然人世又超脱人世的意义。

  因为无所依傍而无所畏惧,便能在光明与黑暗之间自由穿行。他们打开了另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关联的平行世界,无限延伸,永无边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广告/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夜上海
   第A16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2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他们眼里有个平行世界
父亲的涵养
平江路的颜色
与龚贤先生聊聊天
四季平安·随和(篆刻)
我与梅花有旧盟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8他们眼里有个平行世界 2019-01-20 2 2019年01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