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第一龙
徐梦梅
  徐梦梅

  红山文化玉器中最著名的是玉龙。而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那条红山碧玉龙则是公认的龙中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此玉龙是1971年秋内蒙古赤峰市翁特旗三星他拉村的农民在山上挖坑种树偶然发现的。翁特旗文化馆馆长对这件“月牙形的玉器”看不懂,但认为“是个东西”,就以30元钱收购后锁进库房。十三年后,在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一个墓葬里,发现墓主人的胸前摆着两件玉器,像是某种动物,曲体团身,长着猪的耳鼻,似猪非猪,似龙非龙,于是就定名“玉猪龙”。翁特旗文化馆的人猜想老馆长收在库房里的那件玉器也许与“玉猪龙”会有关联,就赶紧送到北京,请考古泰斗、时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的苏秉琦先生鉴定。这条被忽视和沉寂多年的红山碧玉龙,终于“秉风而起,誉扬华夏”。

  细察此玉龙:墨绿色,通体沁色斑斓,重1000克。高26.3厘米,最宽29.3厘米,呈C字形,龙体横截面呈椭圆形,最大处近3厘米。吻部前伸略翘,嘴紧闭,鼻端截平有两个对称圆鼻孔,双眼突起如水滴,额头顶和下颚部刻有细密网格纹,颈至脊背饰以长鬃披向后背部,并向上卷曲。尾部收成浑圆状且内弯。龙的背中央有个对打孔,用绳悬起,首尾正好向下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可见此孔位置是经精心确认的。此龙虽埋藏于地下5000多年,却依然完好无损,十分难得。其线条简练流畅,龙身弯曲如一轮近盈之月,充满生命的张力和灵动感,堪称中国史前玉器之神品也!

  笔者以为:红山玉龙是蛇、马、猪等动物的复合体。蛇是先民十分敬畏的动物,无声无息,神出鬼没,时而遁地,时而复见,入冬而眠,其活动与季节变化相合,能规避酷暑严寒和风雨雷电,古人以蛇象征土地和繁殖力。内蒙古有着辽阔的大草原,野马纵横驰骋,长鬃飞扬,似有腾云驾雾之神力。对猪的嘴鼻有不少争议,猪是人类最早的肉类食物下链,何以成了崇拜之物?大概猪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古人不仅将其作为食物,它还是祈天、求雨和防洪抗灾的祭祀活动中的主要祭品,于是逐步被神化,古谚就有“猪乃龙象”之说。

  中华第一龙的玉源来自何处,至今仍有争议。在很长时间里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材多是辽宁岫岩玉,有蛇纹石质的也有透闪石质的。也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华第一龙的玉材来自北方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透闪石玉矿。近年在内蒙古敖汉地区发现了“敖汉玉”,过去关于红山文化玉器的许多认识必须进行重新梳理。笔者对史前玉器用料始终坚持“就近”和“就地”取材的观点,中华第一龙出土于敖汉地区的赤峰,因此更有理由相信,其玉材是“敖汉玉”的可能性最大。

  中华第一龙还以出土地命名,又称三星他拉玉龙,笔者十几年前去过那儿。村口有座十几米高的石碑,黑色底座、白色碑身,碑身正面“中华第一龙”五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碑顶上树着硕大的玉龙雕塑,玉龙昂首欲飞,在北方的蓝天下、旷野上益显生机勃勃。仰望玉龙,思绪万千:玉龙从远古飞到今天,又将从今天飞向未来。龙啊!中华民族尊崇为图腾的龙,你究竟来源于何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广告/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夜上海
   第A16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2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上阵父子工
聆听“寂静之声”
智慧快餐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逮“狐狸”
小狗不知道自己丑
中华第一龙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9中华第一龙 2019-01-20 2 2019年01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