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卫健委等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通知》,上海市、区两级救助管理机构全面启动救助管理工作气象等级响应机制,民政部门加大了街面应急救助督导巡查的力度。据上海市民政局介绍,今年寒冬期间,上海市针对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浪街头的生活无着人员的专项救助工作,将进一步强化“365天全天候服务”机制,帮助流浪、乞讨人员解决燃眉之急。
昨晚,记者随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来到中山北二路、政本路路口的一个加油站,在附近绿化带中住着一名姓吴的流浪者。救助人员询问了吴先生的状况,在被回答不愿意被救助后,于是在他栖身的绿化带窝棚里放入了棉被和食品。救助人员告诉记者,这位来自安徽的流浪者在这里已经生活了近十年,以拾荒为生,曾经到救助站寻求帮助过,但因为习惯风餐露宿后来又离开了。救助人员表示,吴先生非常老实,从未做过违法乱纪的事,就是比较固执,不太愿意被救助,他们也只能经常去关心一下,告诉他如果需要随时可以去救助站求助。
据介绍,目前,上海市、区两级救助管理机构均已设立流浪乞讨露宿人员临时避寒场所,并储备好御寒物品。通过24小时值守接待、服务保障,确保受助人员吃饱穿暖并获得必要医疗;确保救助管理机构场所安全、人员安全、车辆安全、食品安全、设备安全,最大程度地降低大寒天气对流浪乞讨露宿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保障其基本权益。此外,此间民政救助管理部门还加大身份甄别力度,加强跨省联动寻亲,及时帮助走失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
同时,上海市各区公安分局、各级城管执法部门也在寒冬季节加大了对重点区域,以及流浪露宿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的巡查力度,通过加大巡查频率、扩大覆盖面,对露宿街头的流浪人员,特别是失智老人、精神障碍者、危重病人、未成年人等进行保护性救助,做到发现一个、救助一个、随见随救,力争做到重点区域基本无流浪乞讨露宿人员或者流浪乞讨露宿现象明显下降。此间卫生健康部门则已督促负责收治流浪乞讨人员的指定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对救助对象进行救治,并根据病情需要,组织会诊或者转诊。
此外,上海市近期已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动员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街面劝导和站内救助服务。同时,为强化街面发现机制,上海市还将积极鼓励环卫工人、公交和出租车司机、夜间安保人员及广大市民,参与发现报告、街面劝导和应急救助等。对参与救助行动的市民,有关部门将依据奖励机制给予适度激励。此间市民发现后,可拨打公安110、社区服务热线962200、城建热线12319为他们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