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的英语听说测试和理化实验究竟怎么考?综合素质如何评?为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这一方案,市教委今日正式公布了《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理化实验考择优计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涵盖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身、科学、社会、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下同)和劳动技术等15门学科,与中考改革前相比没有增加。为更加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突出能力导向,计分科目和考试方式做了进一步优化与调整,计分科目总分由630分调整为750分。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根据全国统一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和历史纳入计分科目。这两门科目采用日常考核和统一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其中,统一考试满分均为30分、考试时长均为40分钟、均采用开卷笔试方式进行,日常考核满分30分。
■ 为了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增设外语听说测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满分10分,测试时长10分钟。
■ 为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化理化实验操作考试。采用理化分学科分场次的形式进行,满分15分(其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满分10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满分5分),为了尽量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操作考试的影响,同一科目学生可参加两组实验考试,每组实验考试时长均为15分钟,在两组实验考试成绩中择优计入总分。
■ 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设置跨学科案例分析题,满分15分。
个性经历将记录在册
完成一次课题探究、做一次社会考察、写一份观察报告、原创一本书……这些能看出一名学生个性的经历,今后都将被记录在册,伴随学生的成长路。综合素质评价的记录方法与程序,评价结果作为初中学生毕业的依据和高中阶段学校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的考查内容,同时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参考。
根据此前公布的中考改革方案,《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自2017年入学的六年级起实行,《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自2018年入学的六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所有日常性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均自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起采集。
其中,《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要求从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四方面对学生进行记录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情况,包括社会考察、公益劳动、职业体验、安全实训、科学实验和探究性学习等,同时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加了公共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内容。
此外,初中学生社会实践管理、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和历史学科日常考核等方面的配套文件也将于年内出台。
【温馨提示】
两个实施办法全文可登录“上海教育”网(www.shmec.gov.cn)查阅。此外,近期市教委教委还将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途径,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并开通政策咨询电话做好解答服务工作。本市各初中学校也将于4月8-12日期间组织召开相关年级家长会,集中宣讲解读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