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每个门洞
去年以来,欧阳路街道在5个居民区进行“家园党建”社区治理模式试点工作。在基础上,通过优化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设置,创设“虹阳家苑”“虹阳微家”“虹阳人家”三级议事项目平台。党小组从原先的63个增加到123个,选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意愿的党员担任党小组长。该街道还划细、划小、划实党支部责任区,从原先的15个增加到28个。
欧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燕华告诉记者,居民区构建了党总支“街区联建”、党支部“责任区共建”、党小组“楼组自建”的治理模式,融合各类资源、融汇各类智慧、融通各方人心,实现居民区每幢楼有党的组织,每个门洞有党的工作,每名党员都在社区发挥作用。
收集居民需求
邮电居民区的小花园里有一棵参天大树,有着60多年的历史。小区里老年人都喜欢在这棵树下晒太阳、聊聊天。但由于小花园年久失修,路面不平、景观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虹阳微家”党建责任区内62户居民提出改建小花园的需求,此事反映到党建责任区负责人罗永水那儿,罗永水立即将问题反馈给党总支。按照居民区“家园党建”的议事规则,对于超过30人联名提出的问题,列入“虹阳家苑”街区联席会议的讨论议题,党总支牵头,共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等召开街区联席会议,共商解决方案。最终,共建单位上海盛运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党支部立足本职,主动认领改建小花园的任务。
通过对小花园测量、制定布局方案,最终拆除老旧小花坛,在大树下安装更多休闲椅、腾出更多活动空间给居民休憩,小花园周边新栽绿化植物,提升观赏度,建设休闲绿地、健身走道、增加停车位。罗永水制定小花园自治公约,由党员志愿者管理。“虹阳人家”的楼组党员们还自发出资为小花园增设坡道、方便轮椅通行。罗永水告诉记者,如今小花园活动区域变大了,休闲座椅多了,花坛的花朵丰富了,老人们在大树下聊天、读报、议事的也多了,小区里大家和和谐谐。罗永水同时发挥自己身为理论学习小组领衔人的优势,在大树下给老人们讲时事、论社区事。
解决难点堵点
邮电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喻菊萍说,通过“家园党建”工作模式,搭建街区联席会议平台,统领各方资源,打破围墙内外治理壁垒,及时发现并解决小区内难点、堵点、热点问题,找准治理盲点、缝隙,精准对接社区治理的需求,提升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解决了一系列小区急难愁问题,如围墙倾斜、旋转门笨重等难题。特别是利用“虹阳家苑”议事平台,解决了小区内物业与商务楼物业两个物业之间关于如何清理建筑垃圾、合理收取商务楼垃圾处置费用的难题。党员们参与度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特约通讯员 龙钢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