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128公里轨交线建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上海交通人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如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第一条磁浮线路上海磁悬浮列车、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东海大桥等。谢峰介绍,2019年市重大交通工程共52项70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今年将重点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规划的对接,完善区域铁路网、公路网、高等级航道网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已开工的8项打通省界断头路工程,推进沪通、沪苏湖等铁路项目以及S7、G228、G320等公路项目建设。目前上海正全力推进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预计年底取消与江苏、浙江的9处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近期本市正加快升级市级收费结算中心、收费车道、ETC发行平台等系统,新建ETC门架系统,拆除省界收费站,完善G60枫泾立交匝道收费设施等。
此外,其他重大项目也在全力推进。北横通道于今年6月穿越轨交7号线,三季度有望完成主线盾构施工;机场连络线已于上半年开工,崇明线也已公示。下半年将继续加快推进10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18号线一期等共计128公里在建线路建设,完善“一网多模式”的轨交网络规划;全市108条区区对接道路(断头路)已打通76条,下一阶段将会加紧推进剩余32条道路建设,计划今年再打通7条。
超额完成停车资源共享项目
谢峰介绍,今年上半年,公交行业共优化线路102条。下半年将继续以中心城为切入点,依托“三个1000公里”的规划思路和已梳理的客运通道布设骨干线网,调整周边配套线路。市交通委正会同各区组织开展精品示范路创建工作,重点聚焦车行道、人行道、无障碍设施等整治以及标志标线设置、非机动车停放管理等。今年全市拟打造100条精品示范路,其中城市道路拟创精品示范路70条,目前初步完成50条。
针对停车难题,市交通委联合相关部门挖潜增能,多措并举努力缓解住宅小区停车难。2017-2018年,市交通委牵头的市政府实事项目“创建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在全市累计建设333个项目,落实约1.35万个共享泊位。今年将继续推进创建100个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截至6月底,已超额完成104个。
谢峰说,慢行交通方面,通过慢行交通规划、完善非机动车道网络、推进电子围栏建设和优化停放设施设置等,不断改善出行环境。另一方面,请第三方机构从运营服务水平、对接数据质量、管理响应速度等几个维度,考核共享单车企业的服务质量,并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不同企业的注册车辆数量。
以更高要求保障进博会
去年的首届进博会圆满成功,各种交通方式运行整体有序,交通方式集约化程度达83%,基本实现“精准、有序、可控”的既定目标。第二届进博会交通保障工作将继续坚持“集约出行、公交优先”,提升交通保障的精细化。目前,市交通委全面推进配套建设、整治提升、运行保障等项目。其中,市属设施整治项目共20项,包括申字形高架悬挂绿化整治工程、南北高架路面整治工程等,已开工14项,全部项目预计9月中旬完成。配套建设任务为6项(市属与区属配套路桥各3项)。谢峰补充说,包括轨交、公交、出租、机场、铁路、停车等在内的运行保障任务,都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保障方案,加强交通指挥监控,优化APP引导服务。“我们将举全行业之力,争取第二届进博会交通组织保障达到更高水平和质量。”
首席记者 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