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华语片“墙内开花,墙外不香”,似乎已成规律。昨日,记者采访了国内外的诸多电影界人士,他们认为文化差异导致的内容难以引发共鸣,或许是国产高票房影片海外遇冷的最主要原因。
海外遇冷
《西游·降魔篇》作为国产片票房亚军,于本月7日开始,在美国华人聚居较多地区的7家影院上映,如蒙特利公园市的大西洋时代广场AMC影院等等。但迄今为止,影片票房不足8000美元,单天单影院平均票房为355美元,这一票房成绩也创下了周星驰电影在北美地区的最低票房纪录。
近年来,虽然华语片在北美上映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总票房始终停留在100万到200万之间。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国产电影在海外销售数量达到45部,在北美上映的数量达到22部,共收获票房784万美元。其中,王家卫《一代宗师》的单部影片就拿下了华语片总票房的84%,可见其他影片票房少到什么程度。
难寻共鸣
谈到《降魔》票房失利原因,不少美国媒体将问题归结为视觉效果缺乏新鲜感。
■《波士顿邮报》虽然《降魔》算得上中国特效电影的代表,但在已看惯各种好莱坞特效大片的北美观众面前,它还是显得有些不够。
■美国知名杂志《村之声》影评人伍斯特福“镜头一直在飞速移动,但是并没有产生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没有笑料,欢乐元素很匮乏。”
记者采访了《银幕》杂志资深影评人麦可西,他认为,文化差异是导致中国国产影片北美上映遭遇滑铁卢的重要因素之一。麦可西说,其实不止中国,包括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在内的亚洲电影在北美基本票房都不太高。“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一些在中国特别接地气的电影作品在北美观众心里很难取得共鸣,题材类型、语言文化、人文风情等各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到让美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受。”他举例说,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语言表述很快,还有一些地方方言,这就会给北美观众看不懂。
发行硬伤
记者采访了台湾资深媒体人林慧娟,她坦言,要在北美取得好票房,单靠影片质量还不够。例如《一代宗师》背后的发行方是关系网强大的韦恩斯坦影业,为了宣传影片,韦恩斯坦不但在多家知名电影媒体上频频刊登《一代宗师》的评论解析稿件,还邀请来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担任影片美国的出品人,为影片主创争取到戛纳电影节等多个亮相机会,以及美国各个知名综艺秀的上镜机会,这种宣传力度远非一般华语片在北美市场能享有的待遇。
记者看到,此次《降魔》的北美发行方是木兰影业,在北美属于较为弱势的电影发行公司。经常采访国际各大电影节的“德国之声”记者王凤波告诉记者,对于影片数量爆棚的北美来说,电影上映前的宣发非常重要。此前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英雄》在北美上映时,其身后的发行方都是索尼哥伦比亚、米拉麦克斯(韦恩斯坦前身)等大牌好莱坞影业,上映的影院数量均能达到2000家左右。而木兰影业、AMC院线(《泰囧》发行方)等公司本身较为弱势,《降魔》能够上映的影院都不超过10家,何谈高票房?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比起将中国本土影片推向海外,合拍片或许更能让国外观众接受。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