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玛希敦大学工作了12年的美国籍副院长约瑟夫·鲍尔曼博士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音乐贵族’,而是引导大众走向音乐的服务者。”上海乐队学院招考小组在这次亚洲巡考所到的越南、新加坡和泰国,一路听到各国音乐学院把学生培养为“社会服务者”“音乐向导”的做法。大家为之深有感触,认为上海乐队学院的学员来源虽然优中选优,但应避免重走“音乐贵族摇篮”的老路。
泰国的职业乐团只有曼谷交响乐团,加上玛希敦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泰国爱乐乐团,两支乐团对新乐手的需求量很小。因此,更多的学生毕业后只能走向社会各个行业。身兼小号教授的鲍尔曼告诉道:“12年前我刚到泰国时,只招到2名学生。但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开学校、当老师,喜欢小号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考大学的竞争也开始激烈起来,我现在每年要教45名学生了。”据他介绍,泰国的铜管乐近年来相当普及,1000多所中学建立了铜管乐队,有管弦乐人才参加的各类流行乐队更是多达上万支,“学生在学习阶段养成了服务大众的意识,进入社会后他们就不会自以为是‘音乐贵族’,就业空间会相当广阔。”
考场上,一位名叫蓬查的双簧管考生在回答“为何报考上海乐队学院”时说:“泰国的管乐队非常多,喜欢交响乐的人也已出现增加趋势,今后交响乐团的数量将不会只有两支。所以,我想早点做好准备。”显然,这位学生出于服务大众的意识,已经在提前进行职业规划了。
此次一路的经历,对上海乐队学院招考小组颇有启发,学院主管何大耿对记者说:“上海乐队学院的性质决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但是,还应该在课程上加强开门办学的力度,促使学员在大量社会实践中培养服务大众的意识,也让上海市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