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6年08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高校医院如何打破“铁饭碗”
汤嘉琛
  汤嘉琛

  日前,在人社部举行的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在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工作安排时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目前中国公立医院在编人员约有800多万,高校在编教职工约233万人,取消事业单位编制后将实行全员合同聘任制。

  从2011年实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开始,社会上一直有很多关于高校、公立医院何时取消事业编制的猜想。人社部关于高校、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的表态,给人一种“靴子即将落地”的感觉。在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已逐渐铺开的基础上,对高校、公立医院等“公益二类”单位进行改革,可谓正当其时。

  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同为财政供养的“国家单位”,但随着事业单位编制不断扩大,财政供养压力越来越大,公益服务的效率却越来越低。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事业单位几乎已成为“养懒汉”“混日子”的地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精简事业单位编制,既是为了减轻财政供养压力,又要提高公益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取消高校和公立医院的事业单位编制,并非一些人理解的“拣软柿子捏”,而是第二阶段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合理安排。高校、公立医院过去的编制管理体制,曾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但如今正成为这些机构开展创新、提高效率的中梗阻。同时,不合理的编制制度制造了大量编外人员,也影响社会公平。 

  通过编制改革为事业单位发展注入活力,助其恢复“干事业”本质,是大势所趋。社会上有一种不太严谨的说法是,以高校、公立医院为代表的事业单位,有三分之一的人在混日子、等退休,三分之一的人忙着四处走穴捞钱,真正干活的也就只有三分之一。推进事业单位编制改革,就是要起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从河南等地开展试点工作反馈的情况来看,在传统编制向“全员合同聘用制”过渡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和考评制度更加合理,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有了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单位的活力、创造性显著增强。下一步,有关部门可以将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更稳妥地推进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过,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的编制,意味着很多人将丢掉“铁饭碗”,难免会损伤一部分人(尤其那些在体制内混日子的人)的利益,遭遇阻力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衔接制度,对编制改革可能出现的情况准备好应对之策,不为简单追求改革速度而“一刀切”,才能确保改革蹄疾而步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4天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1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高校医院如何打破“铁饭碗”
成语接龙
让科学家少为钱操心
我们的长征
鲇鱼上竹
网约车新征程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高校医院如何打破“铁饭碗” 2016-08-01 2 2016年08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