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念念不忘长生不老。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一批炼丹士(也称术士或方士)在孜孜矻矻效力于统治阶级——炼出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可惜由于科学不发达和认知落后,他们基本上都走进了悲惨的误区。这些“仙丹”不仅对人体毫无益处,而且导致很多人葬送了性命。受害人以皇帝居多,因为任务是皇帝下达的,享用者也是皇帝自己。唐朝的武宗和宣宗就是因过量服用“仙丹”而中毒身亡的。难怪宋欧阳修将炼丹术斥之为“惑世以害生”。1965年,一座东晋时的墓中出土了200多粒“仙丹”,经化验发现,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含硫13%,含汞60.9%)。这样的毒物竟然被当作“灵丹妙药”,吃了不死才怪呢,可悲矣哉。
中世纪的欧洲风行一种“长生不老泉”,著名的宗教画家卢卡斯·克拉那赫创作于1546年的《长生不老泉》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的人们对永恒生命的追求。
2013年,谷歌发起成立了Calico实验室,其负责人是分子生物学家阿瑟·莱文森,他将一些细胞生物学家、肿瘤学家、生物化学家、心脏病专家……召集起来,准备从事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型研究,宗旨为“延长人的寿命,直至永远”。科学家将对谷歌所拥有的全部关于老年病的数据资源重新仔细研究,并探索出至今未被发现的人类衰老过程中的种种关系。这一课题的具体使命是,有朝一日让纳米机器人“游入”人体血液中,将那些导致人类寿命缩短的“肇事者”清除掉。
目前世界上对“长生不老研究”的态度有三派:拥护派、反对派、温和派(或称理智派)。应该说温和派的意见比较现实和理智,他们认为,新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别人的怀疑和嘲笑,只要回顾一下人类历史上的汽车、火车头和飞机的发明,就会明白,没有那些大胆的幻想家,没有那些敢于冲闯全新道路的科学家,人类的文明也许是另外一片景象。但是在表示拥护之前,我们也不妨冷静地思考一下:如果人类真的实现了“长生不死”的愿望,世界将会何等模样?
应该说,假如攻克了衰老难题,那就等于创造了一种新的人,他们不再有躯体上的限制,也没有了时间上的紧迫感。联系到整个社会,意味着社会的停滞不前,因为时间的流逝变得毫无意义,人们已经不需要珍惜时间,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很多时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慢慢来。世上只有有限的东西才会显得珍贵,一个无衰老的社会首先让人感到的是“无聊”。
生命是有限的,因此也是宝贵的。生命也在迫使我们做出决定,我们要实现什么?宝贵时间应投入到什么地方?……无论对作为个体的人和整个社会来讲,都是只争朝夕的事情。令人想不到的是,一些曾经认为“长生研究无意义”的人开始重新思考:不管人类能否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科学家们的努力应当大力支持,因为他们至少能为治疗绝症和延缓衰老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