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
出生在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的王玲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三位哥哥。“我们家兄妹四人感情一直都非常好,尤其是三哥王江,我们只差三岁,关系最好。”王玲在说到三哥王江时,总是语带笑意。
2009年10月,时年47岁的王江突然发起高烧,最终被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诊断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王江当时的主治医生杨永公告诉记者:“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杨永公告诉兄妹三人,亲属间造血干细胞的匹配度高,治疗效果好。
“我当时就盼着我能配上,因为大哥二哥那时候都年过50岁了,我那时候44岁,最年轻,负担小。”最终的检测结果遂了王玲的心愿,她的骨髓的确与王江匹配度最高。
2009年11月19日,王玲进行了骨髓捐献。“当时是做的腰部穿刺,一边一个医生,一边26个穿孔,总共52个穿孔,抽了1000多毫升骨髓。”王玲提起当初捐骨髓显得轻描淡写,“不是特别疼,就是感觉胀胀的。”
杨永公也对王玲的骨髓采集记忆犹新:“王玲很勇敢,上手术台之前她还跟我说,一定要多采一点,让哥哥够用。”
接受骨髓移植半年后,王江恢复正常生活,不久便重返工作岗位。
八年后
主治医生杨永公万万没想到,8年后他竟又成了王玲的主治医生。
今年5月初,52岁的王玲突然感觉浑身无力,王江在拿到妹妹的化验单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杨永公。最终,王玲被南京鼓楼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杨永公告诉王江,摆在王家四兄妹面前唯一的救治办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8年前她捐骨髓救我,现在她病了,当然应该我救她。”已经55岁的三哥王江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申请了配型。王玲一开始却并不同意:“三哥年纪也大了,还有自己的家庭,我怕他身体吃不消。”
最终,在医生和家人的开导下,王玲同意了接受王江的捐献。12月11日,王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捐献过程长达5个多小时。
在医院休息一天后,王江于12月13日出院,妹妹王玲至今仍留在医院的无菌病房进行后续的观察治疗。
南京鼓楼医院方面表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权威资料库都尚未查到兄妹互捐造血干细胞的例子,王江和王玲这种时隔8年互相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情况或许是世界首例。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