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关文化与艺术的随想
王俊宇潇
  王俊宇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中国的艺术也独树一帜不同凡响。

  通常认为,文化与艺术相近相亲;然而,两者终究还是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属性,它们有所差异而各有千秋。

  作为一个绘画创作者,两者的差异似乎更能引起我的兴趣。

  我们知道,文化具有地域的、民族的、宗教的……乃至时代的或行业的烙印,在这些特定的氛围或范畴之内的一些共通的喜好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等,便成为某种特定文化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文化首先是在特定环境下的具有共性的因素以及价值观念,特定的共性是其重要的属性。其次,文化的形成必然经由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完成菁华的沉淀。第三,文化的成型须经过众多人乃至几代人的共同作业而不太可能通过个人之力去完成。第四,文化之所以能悠久,是源于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和努力。

  以文化的这些特性反观艺术,我们会很意外地发现两者原来是多么的格格不入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首先,我们知道艺术重视的是个性而非特定环境下的共性,很难想像一件没有个性的作品可以升华到艺术的境界。其次,艺术(作品)的产生可以是即兴的吟唱或瞬间的爆发而无须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积累。第三,艺术的完成常常是由于个人或少数人努力的结晶而与大范围的集体行为无缘。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是源于其创造的特性而非传承所能。

  从创作的现场来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绘画作品如果作为文化的传承或普及,那么它可以是喜闻乐见的、代代相传的而无须执着于创意和个性。这样的作品无疑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铁杆捍卫者。反之,倘若从艺术的标准来要求绘画,那么它必须是原创的且充满个性、与众不同的甚至是前无古人的。

  诚然,正如文化与艺术的因素可以共存于某件特定的作品一样,传承与创新也不一定就是完全对立或处处矛盾的。尽管如此,绘画作品的创造意义,仍然是区别文化或艺术的分水岭。

  对画家而言,是致力于传统的继承还是着眼于创意的探索,或许是一个关键的选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广告
   第A28版:广告
想起余光中
万维网
有关文化与艺术的随想
当时只道是寻常
八十抒怀
东平路11号原宋子文府邸(水彩画)
十二月的暖
一个世纪的传奇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有关文化与艺术的随想 2017-12-21 2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