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世纪的传奇
陆林森
  陆林森

  外滩2号,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传奇。今年盛夏,我因跟拍企业宣传片外景,走进了“华尔道夫”,感受它的历史脉息。

  在中庭环廊,位于半弧形大理石楼梯空隙之间,一部三角形电梯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站在电梯外,好奇地打量着。100多年前,这部来自德国的三角形电梯,是上海的第一部西门子电梯,风雨沧桑,如今依然形态如昨,运行自如。“哗啦啦”,铁栅栏门拉开,我走了进去,感觉这电梯果然与时下的电梯大不一样,不只是状如三角,空间也非常狭小,最多只能容下三四个人。西方人体型魁梧,电梯轿厢何以如此狭小?陪同的一位内行说,在隐蔽的墙角处,有一条可直通酒店各楼层的升降梯管道,由此推测,“三角电梯”不会是客梯,而是当年专为客人送餐饮用的。

  从底楼升至二楼、三楼,似乎在穿越历史,来到了百年前。这里,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所在地,建筑风格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从东南亚进口的柚木,经中国工匠精心制作,做成了拼花地板、门窗壁橱、护墙壁板,直到今天,仍然显得雍容华贵。

  在华尔道夫,我还见识了其他几件“稀世珍宝”。1910年“总会”落成后,在一楼酒吧设有一吧台,L形,长34米,铺面为雪花大理石,底座为橡木,它是镇店之宝,有远东“第一长吧”之称。走进酒吧,见长吧内一挂壁橱,陈列有各种高档名贵的葡萄酒,长吧对面放着西洋乐器,墙壁上挂着陈旧的老照片,不由想象起英伦古典酒吧的绅士做派,以及彼时十里洋场的奢靡场景。可惜的是,几十年前,酒吧被挪作他用,成为了肯德基餐厅,烟熏火燎,散发的虽然也是十足的“洋味儿”,但比起早先来自英伦三岛的味儿,山姆大叔的味道显然要比英人呛人得多。

  当年,华尔道夫酒店还有“一宝”,那就是酒店大门外入口上方建有一透光钢框玻璃雨棚,其造型十分独特,是“华尔道夫”特有的标识。据一位后来参与装饰的专家级装饰工匠考证,此棚长16米,宽6米,镶嵌水晶玻璃的精铸钢三角框架,当年是“先在英国定制拼装,然后拆解船运,再在现场铆合安装”而成的。

  在历史的阵痛中,“华尔道夫”一度“盛极而衰”,据刘加农先生《古堡今生》:“一进大门,满目疮痍。地下室齐脚深积水,大楼内残缺壁画、油漆斑驳,铁件锈蚀,地板破损,电线杂乱,灯光昏黄,蜘蛛网飘荡。”酒店空置期间,“被当成摄影棚,租给香港导演王家卫拍《2046》,梁朝伟、巩俐、张曼玉、王菲、章子怡、刘嘉玲、木村拓哉等中日明星聚集在此。”上世纪90年代初,外滩建筑大规模整复修缮工程启动。来自上海建工装饰的能工巧匠,为“华尔道夫”重塑金身,修缮复原了它的本来面貌。

  时间是条河,从此岸到彼岸,记忆的小船流淌了百多年,我在小船上阅读“华尔道夫”。在城市的进化中,历史用一双粗粝的手,惊人地完成了今天和昨天的对接,为我留下了解读上海的痕迹。

  十日谈

  可阅读的建筑

  责编:史佳林

  从证券大楼内部看整个建筑是个“回”字形的,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广告
   第A28版:广告
想起余光中
万维网
有关文化与艺术的随想
当时只道是寻常
八十抒怀
东平路11号原宋子文府邸(水彩画)
十二月的暖
一个世纪的传奇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一个世纪的传奇 2017-12-21 2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