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新技术意味着墙壁可以用来储存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而无需使用锂电池。现存的智能水泥通常依赖于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但这种新型水泥没有使用任何昂贵的材料,由粉煤灰废料和碱性溶液构成,而且制造成本甚至低于传统的硅酸盐水泥。因为电势不存储在化学能中,所以该装置在技术上是电容器,效果是一样的。尽管存储的能量比电池的容量小很多,但使用整栋建筑来储存电能,可用的容量却要大得多,而且价格还很便宜。
“为了制造出水泥,必须将粉煤灰与碱性溶液混合到一起。这种混合物被称为KGP复合材料,电流在混合物内部通过晶体结构中的钾离子进行传递。”该项目首席负责人、兰卡斯特大学工程系教授穆罕默德·萨菲介绍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使用的是氢氧化钾和硅酸钾溶液。在将它们混合到一起时,就形成了一种水泥材料,其中含有的钾离子能够充当电解质。”
测试结果表明,使用KGP材料构建外墙和隔墙的房屋能够在白天借助太阳能电池板存储电量,并且在夜晚释放出来,实现每平方米存储和释放功率200~500W。使用KGP打造的面板,能够重装到房屋和其他的建筑物中。一根KGP材料的6米高路灯柱,能够存储足够的可再生能源供路灯在夜晚照明,储存功率约700W。与此同时路边石也能够为传感器提供电量,实现交通、排水和污染程度的监测。
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困难之一,虽然发电站能提供稳定的电力,但可再生能源依赖的是不稳定的波浪、风力或阳光。提供的电力比例越大,带来的风险就越大。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在产量高峰期储存能量,并在低谷期间将其排出,然而这样做需要大量储能电池。现在大量的KGP材料建筑物能够用于平衡电网电量,在电量富余的时候存储过剩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在用电量需求高的时候再释放出去。
“虽然我们目前拥有许多可再生能源,但是缺少的是大规模存储这些能量的系统。”萨菲指出,“我们身边有很多建筑物和桥梁,如果尝试将它们转换成‘电池’,几乎可以解决大量的能源问题,从而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KGP水泥还能够用于感知建筑物中的机械应力。例如裂缝引发的压力变化会改变钾离子在水泥晶体结构中的移动路线,从而导致材料的导电性发生变化。只要通过测量材料的导电性,就能够实时地自动测量出建筑稳定性的变化,而不需要再安装额外的传感器。萨菲领导的研究团队正在深入开展进一步优化KGP混合物性能的研究,与此同时探讨使用3D打印技术将这种智能水泥打造成不同形状的可能性。李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