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很多游戏里有很多约定俗成个词语。现在想想还是蛮好白相个。辣辣白相搿眼游戏个辰光,阿拉讲个侪是上海闲话。因为搿眼游戏已经辣辣上海存在百余年了,里向难免有交关“洋泾浜”词语。更好白相个是,经过小朋友们百余年个口口相传,有些词语竟然“拷贝大走样”了,比如那个名叫“香蕉苹果马铃铛”个游戏。
先来讲讲其他儿童游戏。首先是“吃弹簧屁股”。这是当时儿童游戏中对输者及赖皮者个常用惩罚。两人或多人将其仰面四肢抬起后再落到地上,如是者十数次方肯罢手。因屁股歇歇着地,歇歇不着地,故称“请伊吃弹簧屁股”。更早叫“排三合(音无)土”,取其动作像“打夯”。三合土即混凝土,“排”有拉扯意。老底子沪上称“摔跤”为“排摔跤”。
其次是“拷浜”。“拷浜”本是一种捉鱼个笨办法:将小河浜两端各筑一条土坝,再将其间河水往出舀,最终俘获泥浆里个鱼。后来,城市内涝导致底层房屋进水,居民用木板砖块等物拦住门口,再往外舀水,亦称“拷浜”。每当此时,家里个小朋友也是非常卖力个。30年前,上海市区每逢大雨需拷浜个家庭超过1万户。
第三是“泻泻扶梯”。“泻泻扶梯”几乎人人儿时都玩过,而且几乎没有不喜欢个。玩起来往往是刚滑下来就反转身来又爬上去,根本停不下来。家长拉也拉不走。但是,你还记得上海话怎么叫吗?不叫滑滑梯,而叫“泻泻扶梯”。“我要白相泻泻(音:吓)扶梯!”人像瀑布一样泻下来,爽!
最后就是名叫“香蕉苹果马铃铛”个儿童游戏。据说迭个游戏学自当年沪上外国小朋友,游戏过程相当简单:两个小孩拉手撑起如门,其他孩子鱼贯穿过,手放下扣住门内孩子。一边钻,一边嘴里还要唱“香蕉苹果马铃铛”。
辣辣很长一段辰光里,我一直不明白“香蕉、苹果、马铃铛”搿三样东西放辣一道是啥意思。直到后来学了英文,才晓得这个游戏里个原版歌词应该是“London bridge falling down,my fair lady”!这才叫“神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