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3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洛夫与《迷失的人》
马振骋
  ◎ 马振骋

  1990年,一个阿拉伯青年问我想不想读一部书:《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书名很吸引我,但是我没有看。去年,世纪文睿约我译这部《迷失的人》,当时觉得作家名字有点熟,网上一查,果然跟《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是同一作家。时隔二十多年,阿明·马洛夫已是誉满西方和阿拉伯文坛的国际大作家了。

  马洛夫1949年生于黎巴嫩贝鲁特一个基督教教师家庭,自幼在法语学校读书。大学毕业后当记者。1975年国内爆发战争,第二年移居巴黎。《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1983)是他第一部文集。历来世人对十字军这段历史大都通过西方学者的论述而获知的。阿拉伯人当然也有自己的记载和回忆,其中差异自不待言。这部书帮助大家窥探到今日中东地区冲突的最初原因,以及还搅动全球的深远影响。1986年《非洲人莱昂》获广泛好评,马洛夫决心当职业作家。1993年《塔尼奧斯的岩石》获龚古尔奖。2010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这是一项国际终身奖,以前获奖的有略萨、格拉斯、奥兹、阿特伍德等文豪。 

  马洛夫精通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但是用法语写小说,语言非常自然纯净平和,感情隐藏很深,对故事细节则像历史学家那样细致。他从丰富的阿拉伯历史去寻找素材,故事朴实却又像天方夜谭那么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进入21世纪,马洛夫由于他的民族背景,对阿拉伯与犹太人问题的看法备受关注。作为小说家已有12年没有作品问世。2012年,在世人期盼中他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厚重的《迷失的人》,内容是当前世界最令人焦灼的阿以冲突下的普通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地中海东岸地区有小瑞士之称的黎巴嫩,一群大学生像世界上所有大学生一样,指点江山,意气风发,怀着大志要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然而1975年在各种势力操纵下国内战争骤起,绵延一二十年直至今天还没有停歇的迹象。原来把奥威尔,海明威,马尓罗作为楷模的青年,不是移居国外,就是打回到原来的部族身份和宗教身份……还以身份的名义对异类进行心安理得的杀戮。在马洛夫看来,这不是什么文明冲突,宗教战争,而是两个文明的相互消耗,人类已经到了道德无能的阶段。他说,上帝看着他的创造物,感到最伤心与最愤怒的应该是巴勒斯坦这块土地。 

  马洛夫在书中还说,目前可以肯定,在犹太民族三四千年的历史中,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经历了种族灭绝的图谋,纳粹主义覆灭,然后以色列国建立,这是自古以来最戏剧性的十年。接着发展产生的后果既是地区性的,也是世界性的,而我们对此一筹莫展。他迫切呼吁,不能把人类引导到一个不能回头的方向。要明智宽容,对于人类的遗产和信仰、星球的未来必须提出一种成熟的看法。“其消失令我悲伤和念念不忘的,不是我青年时代认识的那个国家,而是存在于我梦中,却没有能够见天日的那个国家。”失去过去会引起惆怅,看不到未来则陷入绝望。马洛夫写出这部沉痛的小说,引起各国读者强烈的共鸣也是完全在意料中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时尚先锋/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周末烽火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家装专版
   第B12版:特稿/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马洛夫与《迷失的人》
新书推荐
没有图片的旅行真相
一本有情怀的流水账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2马洛夫与《迷失的人》 2014-08-31 2 2014年08月3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