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母校礼堂的木头条椅
陈丹燕
  陈丹燕

  我母校的旧礼堂,在那里面的木头长椅上,我看过1979年专为文科学生复映的《复活》和《东方列车谋杀案》,听过高芝兰老师为学生们引吭高歌的《水仙颂》,得到我的文学士学位,那是1982年的春天。后来,参加过乡村教师培训计划的启动典礼,师范大学的学生终有机会爱护乡村教师,校友们为能做些什么欢喜。

  母校曾经的传统是每个新生都得在这里看一场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瓦尔瓦拉曾是我们大家的偶像。这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红砖礼堂曾是我们这些学生精神的乐园。如今校友们集中在这里朗诵诗歌,白发斑斑,声音却未曾改变。年轻时我总为华师大不那么符合我心目中的象牙塔而遗憾,在这朗诵声里,想法变了,我开始想念那条椅,也许是坐在条椅上的那个年轻女孩。

  阿加莎·克里斯蒂娜是我少年时代热读的小说家,在伊斯坦布尔的一个下午,特意在起伏的佩拉街区的街道上走来走去,为找到她当年写作《东方列车谋杀案》的酒店。酒店还在原地,十九世纪末开张在奥斯曼帝国末期的老城区里,在街道上,抬头一望,就能见到粗石头垒砌的卡拉它塔以及蔚蓝的海峡。底楼的东方酒吧里挂着她的相片,相片下有丝绒蒙的老式沙发椅,椅背上绣着一朵通红的玫瑰,那是伊斯兰先知的气息,伊斯坦布尔四处可见。我只是想起我母校礼堂的木头条椅,还有当时坐在那里,沉浸在逻辑里的女孩。

  原来我一直都没远离那张长长的条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线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使看不见的看见
故事
我母校礼堂的木头条椅
夜幕下的老场坊
回味当年老半斋
双鹰图(中国画)
美国版夜光杯A28我母校礼堂的木头条椅 2014-03-04 2 2014年03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