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华东师大课题组27个月观测采样发现~~~
华东师大课题组27个月观测采样发现~~~
华东师大课题组27个月观测采样发现~~~
华东师大课题组27个月观测采样发现~~~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东师大课题组27个月观测采样发现
申城温室气体或主要来自河流
王蔚
  本报讯 (记者 王蔚)通过对上海市境内区域河网的88个站点河流水体氧化亚氮浓度和排放数长达27个月的观测和采样,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东启副研究员领衔的课题组昨天发布消息:长江三角洲平原河网水体氧化亚氮的浓度正处于高度过饱和状态,且呈现出市区高、郊区和农村低的空间分布规律,污染严重的河流已显然成为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潜在排放源。

  “以往我们对氮循环过程的研究,主要对象是自然河流。”王东启副研究员介绍说,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大城市区域内水网河流的氧化亚氮浓度和排放量,日益得到各国科研人员的关注。他们的课题也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通过对上海区域河网88个站点的采样分析,基于流域尺度氮输入的模型计算,课题组得出结论——上海市区域河网氧化亚氮排放系数是IPCC全球河流排放清单推荐系数的1.3倍。考虑到未来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区域扩张,课题组认为,全球河流氧化亚氮负荷(尤其是城市化地区的排放清单计算)已经到了需要重新考量的时候。

  专家解释

  人类活动改变氮循环

  谈及这一现象的发生原因,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东启副研究员解释,人类活动特别是含氮化肥的合成和化石燃料的使用,使得大量活性氮进入了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氮循环的强度和特征,在城市化地区,河流水体表现出极高的活性氮含量水平。上海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早和最发达的区域,由于位于长江河口三角洲,区域内水网稠密,来自水体排放的温室气体,已成为这一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重要数据源。

  小档案

  温室气体:氧化亚氮

  氧化亚氮是京都议定书规定主要削减的温室气体,是大气层中仅次于二氧化碳和甲烷的主要温室气体。在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报告中,全球氧化亚氮平均浓度已是工业革命(1750年)前的120%,在最近的一百年间,氧化亚氮的全球增温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65倍、甲烷的9.5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公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阳光天地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带你悦读“园艺百科全书”
申城温室气体或主要来自河流
媒体人睡眠最差 教师公务员较好
“长胖”联排别墅上午被“瘦身”
美国版上海新闻A07申城温室气体或主要来自河流 2014-03-18 2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