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外孙女因元上中学了。学校离家远点,不放心,还是接送一段时间再放手吧。一周一次,今天轮到我接。天色渐暗,未见因元出来。等,不急,没有一次按时接到。终于出来了,我快步迎上前去,接过她的双肩书包,单肩背在右肩上。外公,书包太重了,还是我来背吧。我摇摇头,拉着她的手向公交车站走去。
听说她班里有个同学,腰痛就医,医嘱,不能再背过重的书包。我虽年老体弱,但抢背十几斤重的书包,不是宠孩子,实是迫不得已。这么重的书包,对十一岁的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承受不起啊!
把外孙女送到家,放下书包,我喘了一口气。女儿见状,责怪因元,怎么自己不背?因元委屈地说,外公不让我背。我记起因元小学时曾用过拉杆箱,现在书包更重,为何不用了?原来因元嫌它旧,颜色难看,猫咪图案过时,说什么也不肯再用。女儿对因元说,把拉杆箱拿出来,给外公看看,外公说好看就用,好吗?因元极不情愿地拿出它,低头不语。我该说什么呢?冷场。女儿打破僵局说,这样吧,期中考试考得好,就买新的,好吗?因元点头,我仍未说话,默默地回家了。
也许以前曾是老师,习惯了遇事总要想想。刚才发生的拉杆箱之事,引我思考。晚上定下心来,给因元发了段微信。
因元:你书包重,主要由你妈接,由她背,重担在你妈的肩上。今说到用拉杆箱替代,你不愿意。但你有没有想过,妈妈背着那么重的书包吃力吗?我多么希望你能关心一下日夜照顾你的妈妈!关心不是一句空话,此时用拉杆箱减轻妈妈的负担,就是最好的行动。如果你心中有妈妈,你就不会因拉杆箱难看而不用了。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买一个新的,完全可以,但是,用不用旧的拉杆箱引出的思考,远比换一个更重要。你要记住:在和妈妈一起的时候,遇到任何事情,关心妈妈比什么都重要!
当晚,我急切地希望看到因元的回复,但没有。
第二天晚上,女儿在电话中告诉我这样的事:这天早晨,因元起得特别早,她把双肩包里的书、字典及文具用品全部装到她说难看的拉杆箱里,与往常不同的是,她拉着它,走在前面。女儿说,她顿觉轻松,同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安慰,再重的包也愿意背。
在挂断女儿电话后,一个瘦弱的背着沉重的书包的女孩身影,霎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似乎也听到拉杆箱滑轮发出轻轻的有节奏的声响,没有想到,拉杆箱引发的思考,竟如此深沉。
此刻,我又想给因元写段微信,但一时却不知道从何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