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访《魔戒》译者朱学恒
~~~——访《魔戒》译者朱学恒
~~~——访《魔戒》译者朱学恒
~~~——访《魔戒》译者朱学恒
~~~——访《魔戒》译者朱学恒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事不是长就好
——访《魔戒》译者朱学恒
夏琦
■ 《魔戒》封面
  由英国作家托尔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魔戒》拥有粉丝无数,原著小说则是奇幻小说中的史诗巨著。近日,译林出版社出版了台湾译者朱学恒翻译的《魔戒》(插图珍藏版),昨天,朱学恒来到上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华语奇幻文学目前创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病。

  早在2001年,台湾联经出版社就出版过朱学恒翻译的《魔戒》,当时是他主动向出版社提出翻译的要求,并许下了“销量不过1万册不拿版税”的诺言。7年前,他拿出两百万新台币(约50万人民币),在全台湾公开招募愿意协助的团队来整体重新校稿和编排《魔戒》的翻译版本。这次译林出版的就是这个版本。最初翻译《魔戒》拿到的版税120万美元,被朱学恒全部用于成立了奇幻文化艺术基金会。

  奇幻文学如今在年轻读者中很有市场,在网络文学中亦是一支主力,网络上此类作品数量庞大,但鲜有重量级作品问世。朱学恒说,当然要等待时间的磨炼,“很多作者都在靠点击率生存,为了赚钱把小说拉很长,但故事并不是长就好。《聊斋志异》一篇故事可能没有300字,但能拍成一部电影,网络上一部小说可能数百万字,但拍不出半部电影。”

  朱学恒说,网络文学收费阅读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作者的吃饭问题,但发展到现在,不能继续这样扩张下去,需要有编辑的介入,作者更要有耐心磨出好的故事。“我没有太多的资格去批评,但希望奇幻文学的作者们莫忘初衷,当初开始写作一定不单纯是为了赚钱,如果迷失了本心,只记得要写几百万字或是迎合读者,就写不出好作品。”

  本报记者 夏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6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7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8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9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20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求职
   第B26版:求职/招生招聘
   第B27版:求职/招生·职场
   第B28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9版:求职/招生·职场
   第B30版:求职/招生留学
   第B31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32版:求职/招生招聘
“捍”“撼”音同字不同 “復”“複”形似意不似
故事不是长就好
“红楼团”团庆拉开序幕
刀枪剑戟出少林 每个演员买保险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2故事不是长就好 2011-12-21 2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