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2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哈佛巧遇马友友
许顺利
  许顺利

  我仰慕大提琴家马友友由来已久,想不到在去哈佛大学的当天就见到了他。 

  沿查尔斯河而建的哈佛校园恬静而深邃,信步其间,顿感书香沁人,憧憬油然而生。忽然,耳边传来一阵音色浑厚、优雅迷人的大提琴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正在校园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为即将举行的哈佛大学375周年校庆音乐会试音。 

  这一场景多少让我感到意外。忆及10年前,我曾专程到北京参加马友友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的“丝路”新春世纪音乐会,并专程去香港HMV收藏马友友的限量纪念版作品专辑《热情:大提琴的浪漫音乐之旅》,更让我感慨的是,在伯恩斯坦之后,古典乐坛中很少有人能够像马友友一样,赋予音乐人性化的乐趣和热情。 

  也许是从小喜爱音乐的缘故,抑或是萦绕于脑中的马友友持琴挥弓的神韵震撼了我。当马友友走下舞台时,我上前向马友友作了自我介绍,他一听我来自上海,高兴地说:“噢,你是上海人?上海好啊!”他告诉我,今年他计划还要来上海举办音乐会。 

  当他听说上海有许多人特别喜欢他为电影《卧虎藏龙》所作的配乐时,马友友那张俊朗的面孔,顿时露出他特有的孩子气的笑容。他说:“下次我在上海演奏,一定加演这首曲目。” 

  经过短暂的交流,合影话别后,马友友的背影渐渐消失了,就像校园无数过往的学子一样。 

  我继续前行,环顾这所创建于1636年的世界名校。遥想早在17世纪,艺术创作在这所清教徒所创立的学院中还被视为一种颠覆的叛逆行为。而如今,在哈佛,对于各种艺术力量的探索都被视为是不同寻常的精神之旅。马友友的足迹更是几乎遍布当今所有世界级的音乐殿堂,马友友的琴声也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旋律优美的桥梁。而这一切,与马友友的华人血统,和他在法国、美国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作为哈佛大学的杰出校友,都有着密切关系。 

  马友友曾16次获得格莱美奖,而他的人格特质更让人倾慕。他说,完美永远是理想的目标,但不可能是最主要的目标。假如没有个性的表现,就不需要一个活人在那里表演。 

  在哈佛巧遇马友友,无疑是我这次旅美之行最难忘的美好记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综合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财经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公众服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人才
   第B14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15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16版:人才/留学移民
给我一瓶矿泉水
萧衍之禅
张家界入口处(速写)
在哈佛巧遇马友友
不喝酒也罢
看低自己是一种智慧
耳环之韵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在哈佛巧遇马友友 2012-02-08 2 2012年02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