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本版列表新闻
~~~——改变自己角度寻找黄石自然状态
     
2012年02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切勿错过地球的一次叹息
——改变自己角度寻找黄石自然状态
黄伟明
■ 缭绕的烟雾并非营造幻景的道具,只是出自地底代谢的产物。无数人驱车经过,并未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地球的一次叹息
■ 富含矿物质的地下水溢出、流过的痕迹,宛如国画的晕染,勾勒出山岳的轮廓。仔细看,在山峰旁边有一个仗剑飞天的人影
■ 由于强大的地热,这些树已经死去,但或许因为灵魂尚未离开,仍那么倔强地站着。怀着敬意,我与它合“影”
■ 我爬到山坡上找到了一个角度,能看到一股快速流下的岩浆蜿蜒分裂成三股,如同三条金幼龙浑身闪耀着焰光,翻腾着,奔向远方
■ 云层遮蔽了太阳,只装饰了光秃树干的灰色地表益发显得冷清。但那一汪小小的水塘,浅浅地映着天光
▲ 当我俯身拍摄地面时,突然发现,深色的沙土“爬”成了一幅画,像极了一片落尽花叶、虬枝勾连的树林
  ◆ 本报记者 黄伟明 文/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有一种很有趣的居家装饰品——两块长方形的玻璃片中间注入了黑白双色的细沙,你可以随意摆弄,细沙会“走”出一幅独一无二且几乎不能复制的“山水画”。当年,我也常常把它颠来倒去地“搞创作”。但有时发现,孩子们“瞎晃”出来的“画”竟更好看,或许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加纯粹的审美视角。

  黄石公园的奇特地貌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已不知多少次进入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不乏被收入各地的美术馆,甚至博物馆的杰作。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座黄石公园。每个人都能在黄石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我当然不可能像摆弄“沙画”一样任意改变这里的山石、岩浆,但我可以改换视角,用镜头捕捉我眼中的黄石自然风光和景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职场方圆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大案追击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财经周刊
   第B10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11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12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13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14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15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16版:拍卖指南
切勿错过地球的一次叹息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B02切勿错过地球的一次叹息 2012-02-25 2 2012年02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