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王女士炒股已有十二年了,十二年来,她一次又一次地把家里的积蓄追加进了股市,但她现在的账面资金却比初入市时还少很多。应该说,她也经历了好几次大行情,每次都曾经赚过钱,但到最后却又连追加的资金都亏了进去。
2000年1月,王女士见不少朋友炒股赚了钱,于是也开了户坐进了大户室。接下去的几个月里,她赚了不少,每次赚了钱平仓后总是急吼吼地寻找下个潜在的目标股,以免资金踏空,即使大盘趋势并未止跌,她也仍未歇手,千方百计要将手中的资金换成股票。可当年沪指6124点后的大跌像雪崩那样将她深深地埋住了,连动弹也动不了。好在其丈夫做生意赚钱有方,王女士在套住的那段日子里不甘寂寞将丈夫积蓄之钱再行投入股市补仓。
要说王女士也算身价至少有好几百万元的大户,但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消费。到证券公司炒股“上班”来回要转乘好几路公共汽车,只因该开户的证券公司给了她很低的证券买卖手续费。别的大户来回都打的“潇洒”,而王女士情愿吃苦挤公共汽车。中午吃着证券公司为达到一定交易量的大户才提供的盒饭,为了省钱,她中午从来不到外面饭店就餐。在股票套住的时候,为了满足证券公司要求达到的交易量,王女士也会低卖高买地做上几百手,证券公司的交易量要求是达到了,但她一算账所亏的钱以及交给证券公司的手续费和印花税完全可以请几十个大户摆上圆台面吃酒宴。别看王女士爱钱如命,但在股市中交易却潇洒得很,随随便便追高买进股票套住后割肉斩仓一刀下去一个股票就输掉十几万元。出局后还不死心,急忙再次挑选个股入场交易,王女士就是这样一个爱股胜过爱钱的忠实股民,她大部分时间手中都重仓握有被套的股票,空仓的时候几乎没有。
上述事例在我们的股民中并不少见,总结下来有下述几点需注意:
■股票不是金钱,它有可能使您赚钱,更有可能使您输大钱。因此,它实际是一个投机赚钱的工具,不能和银行储蓄等同。银行储蓄少投资一天,利息就少一天,而股票买入的时机却是十分重要,并不是每天都可以买进股票的。
■炒股以闲钱为主,不要将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必需的资金挪来投入股市,股市的风险可能会很大,一旦全军覆没会给投资者心理带来极大压力。
■生活中节约是中国人的美德,但炒股中也要运用这种克俭的精神,具体贯彻运用是买入时要考虑再三,选择恐慌抛售时择低买入。卖出时也要耐心有加,选择飚升飞涨时择高卖出。因为大家都知道,股票的输赢值要远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节约和浪费值。(待续)陈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