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宴请宾客少不了酒水,但在实际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却疑窦重生。近期,本报962288热线及021-52928686短信平台,接到几起读者反映“酒”中有猫腻的经历。记者就此对申城酒类市场展开一番调查。
葡萄酒 品种参差看不懂
读者周女士来电反映,她几天前在家附近的大卖场选购葡萄酒,谁知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酒瓶让她挑花了眼。“有的看上去很高档,锁在柜子里;有的索性堆在货架上,酒瓶上满是灰尘。”除此之外,各色葡萄酒的标价也令其大惑不解,“年份久的酒肯定好,但同样是1994年的,有50多元一瓶,也有100多元一瓶,这该怎么选?”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共和新路上的一家大卖场,酒水柜台上品种纷繁,就葡萄酒一类便有20几种,“20年珍藏”、“95庄园”等字样比比皆是,但其中大多为国产品牌,即使一些标着外文的品牌,也只是写明“XX国原产”字样,显然并非全进口。
对此,销售人员解释说,全进口葡萄酒有专门的柜台出售,也大都密封保存在5℃-10℃的恒温环境下。至于货架上的这些酒,业内人士称,类似年份标志则并不可完全相信,所谓“95庄园”只是指葡萄在哪年成熟,摘下后进行酿制,并非灌装时间。
白酒 一套酒瓶能卖高价
家住铁路上海站附近的林先生反映,几天前他在家附近一家饭店请朋友吃饭,席间点了一瓶飞天茅台,标价2688元。服务员拿来后,却始终打不开酒瓶,一连换了几个人,都不敢用“蛮力”,最终还是领班前来“搞定”。令他奇怪的是,待一席人吃完饭准备离开时,还发现服务员正在小心翼翼地将酒瓶等另存起来。
为此,记者来到共和新路沿线采访,发现路边不少回收烟酒的摊位。询问摊主,对方告知,飞天茅台的酒瓶可以回收,不过一定要配件齐全。对方解释,除了酒瓶外,还需要提供酒瓶盖、配送的小酒杯、外包装盒,就连捆在酒瓶上的红飘带,以及外包装上的手提丝带也少不了,且不能有些许损坏,“这一套都全的话,能卖500元。”问及缘何酒瓶也能卖如此高价,对方不愿多谈。
记者佯装饭店工作人员追问,对方称量大还能提高一点收购价,不过一定得看酒瓶的成色而定。显然,林先生遇到的情况,很有可能是服务员生怕毁坏酒瓶,不敢贸然开启。
洋酒 按杯收费难辨真假
“去娱乐场所,就别想着喝上真的洋酒了……可能3瓶中有2瓶是假的,要是看到生面孔,那宰客更厉害!”一名常去泡吧的读者向本报反映,威士忌、白兰地、轩尼诗、人头马等高端品牌的洋酒,深受夜总会、酒吧、KTV等娱乐场所青睐,但其中假酒横行,店家鱼目混珠,牟取暴利。
晚上,记者来到衡山路一家酒吧,吧台上摆着五花八门各种洋酒。几名消费者点了白兰地,服务生迅速打开酒瓶,就给他们倒了几杯。只见顾客们一边说笑,一边掺进雪碧,仰脖将酒一干而尽。“他们上当了,这瓶白兰地根本就是稀释过的,一瓶真酒被勾兑成了几瓶出售!”知情者透露,喝这些洋酒,顾客会按国外习惯把酒兑上绿茶、雪碧等饮料,这么一来,根本分不出自己喝的洋酒是真是假。
据了解,除了将真酒稀释,还有一些不法商家从外国酒厂引进将要废弃的劣质酿酒原料,在国内勾兑后,装入真瓶或仿制的包装,生产所谓的“高仿”洋酒。这样的“高仿”洋酒动辄卖出成千上万元,暴利惊人。
“假酒的封口比较粗糙,不甚严密,为防止客人在封口上看出猫腻,酒吧一般会在顾客点酒后,迅速主动地将瓶盖打开。”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娱乐场所的服务生也经过专门的培训,客人点第一瓶时卖真酒,等他们喝得差不多了就开始上假酒。“这时顾客喝得正在兴头上,人也晕晕乎乎,怎能分辨出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