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苏州河上行
     
本版列表新闻
苏州河水变清变不臭,相连水系污染源的“变净”功不可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虹口港、杨树浦港旱流污水截流工程~~~
苏州河水变清变不臭,相连水系污染源的“变净”功不可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虹口港、杨树浦港旱流污水截流工程~~~
苏州河水变清变不臭,相连水系污染源的“变净”功不可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虹口港、杨树浦港旱流污水截流工程~~~
     
2012年03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州河水变清变不臭,相连水系污染源的“变净”功不可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虹口港、杨树浦港旱流污水截流工程
小河“自清”大河净 臭水浜变休闲地
朱全弟 陈意俊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善待身边水”是一个重要方面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 陈意俊 摄
  虹口港、杨树浦港位于市区东北角,是虹口、杨浦两区的主要河道。过去,两港未经治理的污水经过俞泾浦进入苏州河,加重了污染负荷。1999年至2001年,两港旱流污水截流工程实施,污水纳管,不再排入苏州河,为后者“变清消臭”作出了贡献。

  如今,虹口港已成为虹口区的一道亮丽风景,杨树浦港沿岸也成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前昨两天,本报记者重走当年采访过的“两港”重污染处,不禁感慨万千,喜上眉梢。

  虹口港截污“变净”

  黑臭“劣水”成历史

  2001年1月3日12时,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来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室,就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问题,在《市民与社会》节目中与市民进行交流。徐匡迪首先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到上年年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00年年底基本消除苏州河干流水域黑臭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了。他还说,苏州河整治得到了上海市民的热忱支持和拥护,这是一项民心工程。

  苏州河的“干净“,除了“洁身自好”之外,前期更多的工作,是不让沿岸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还包括流入苏州河的河流里的污水不能来“搅和”,以免加剧苏州河的黑臭程度。为此,1999年起,一项虹口港、杨树浦港旱流污水截流工程拉开了大幕。

  虹口港水系位于蕰藻浜以南、苏州河以北,主要包括虹口港、俞泾浦、沙泾港、西泗塘、南泗塘、江湾市河和走马塘,水系北部由西泗塘、南泗塘连接蕰藻浜,南段经虹口港纳入黄浦江,骨干河道总长34公里多一点。之前,虹口港水系污染程度十分严重,水质常年劣于V类,最差的是V类(五类),可见这里的“劣于”有多糟糕。但书面的陈述毕竟还是抽象的,整治一新后的虹口港流经市区,再也看不到以前吓人的黑臭场景。就连当年走访这些河道大声呼吁整治的本报记者,也找不到昔日脏乱差的蛛丝马迹了。

  1998年第2期的《上海小说》本刊特稿,登载了2万多字的报告文学《河流的呼唤》,其作者即本报记者在文中有一段采访的描述:1997年夏季,在虹口港沙泾路处,我曾骑车沿河驶去。河里水黑如墨,各种垃圾花花绿绿仿佛“点缀其间”。原来,沿岸的外来人员在这里装置垃圾,这条河简直成了垃圾“大运河”,并且“大河有水小河满”,河面上溢出了垃圾剩余物。

  这里,我很熟悉。1973年年底至1980年初,我还是一名建筑工人,隶属于梧州路上市建二公司。有7年时间,我常来此地。印象中,当时这条河还可以,远不似后来那个黑色面目那样狰狞可怕。裸露的阳光下,我一脚撑地伫立在岸边,探首向这条河里俯视……

  当时一位老者朝我走来,似乎有点好奇:大白天还有人关注这条河。果然,我与老者一交谈,他就像被撩拨过的柴堆,顷刻间就“火花”乱爆:住在这里,真是要命,蚊子苍蝇乱飞,大热天根本无法开窗。

  不幸的是,1997年11号台风中,虹口港也一度吃紧,这条河“吃”不下天上呼啸而来的澎湃之水,转而将肚中之水“喷”向大地人间,沿岸居民叫苦不迭……

  记者当时采访还听到一件事,苏州河沿岸的居民实在不堪忍受蚊虫的肆虐,竟然提了一塑料袋被拍死的蚊子去有关部门上访,接待人员看了也不免吃惊。

  俱往矣!1999年,虹口港旱流污水截流工程启动,给沿岸的居民带来了福音。以前,虹口港与综合整治前的苏州河排出的污水形成两条黑龙,交汇于黄浦江。虹口港旱天流出的污水被截流纳入管道,自体的污水不再流入苏州河,而且“自净”了。最终,虹口港与苏州河同步基本消除水体黑臭。

  虹口港建泵闸,改水闸,疏浚底泥,新建改造防汛墙……逐渐地,变成一条漂亮的景观河流经市区,赏心悦目。走在四川路横浜路桥上,记者总会在桥中央伫立片刻,看看一湾清清的流水,很享受。

  杨树浦港“引清冲污”

  污水“纳管”水变清

  杨树浦港在杨树浦路,连接黄浦江,还有一个俗称“兰州河”,因为靠近兰州路的缘故。冥冥中仿佛与水有缘。1980年,我从虹口港边上的市建二公司调出,进入了杨浦港边上的上海胶鞋六厂。我对水的认识,远远早于后来当记者从1995年开始跑水务条线。

  当年我每天上班经过兰州路桥,兰州河河床裸露,墨赤乌黑,油津津的,看了让人恶心,只能掩鼻而过。河里船只安营扎寨,船上生炉做饭,成为一大“景观“。

  当时的杨树浦港黑臭到什么程度?《河流的呼唤》有描述——1995年,杨浦区与市水利局共同出资1400万元对它进行紧急疏浚,使其基本畅通,恢复“流水线”的动感。可是,它的面貌尚未更新,河水黑臭依旧,“吃相”实在难看。假如有人说这是一条刚花过巨资整治过的河流,相信不是内行中人肯定都会大惑不解。因为治水不到相当的程度,你根本看不出它与原来的状态有什么两样。

  缘于此,1996年市人代会上,一位居住在杨树浦港旁边的人民代表严肃批评主管杨树浦港的水利部门:河浜一塌糊涂,牛皮乱吹。他甚至对这条河究竟有没有进行过疏浚都感到怀疑。整个会场顿时炸开了锅,尤其是来自水利部门的人大代表慌了神。光天化日之下吹牛,用于疏浚的1400万元巨额投资哪里去了?

  听到这一消息,杨浦区河道管理所赶紧把杨树浦港疏浚前后的录像带子送去。代表们看了录像带,真是一看吓一跳,未疏浚时的杨树浦港狭长局促,肮脏不堪,他们才打消了问号。

  随后,2000年杨树浦港宣布基本消除黑臭。2001年截污工程竣工,杨树浦港的主要泵站污水排放,全部纳入旱流污水截流工程的管道。应该说,杨浦区河道管理所的干部职工非常用心,背靠黄浦江,他们采取了“引清冲污”的办法,利用水循环来实施水体置换,并把这一方法纳入河道的常态管理。

  “两港”污水截流成效明显,杨树浦港减少污染源70%,河道水质明显好转。2003年,杨浦区进而实施了走马塘、虬江的“两河截流”工程,所有污水排放口都截流了。紧接着,杨浦区内河的所有排放口也被一一截流纳管。

  现在,虬江和杨树浦港已经成为本市最早的景观河之一。沿岸居民享受着河流“净流”带来的愉悦,一些路过的行人也会驻足片刻,看流水潺潺,若有所思。

  本报记者  朱全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来信来论
   第A06版:苏州河上行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人才
   第B1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19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0版:人才/招生留学
小河“自清”大河净 臭水浜变休闲地
“刺激味道没了,还能当风景看”
夸夸两港旱流“截污卫士”
新民晚报苏州河上行A06小河“自清”大河净 臭水浜变休闲地 2012-03-04 2 2012年03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