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黄浦江
傍晚抵沪后,捷杰耶夫就来到了外滩一座餐厅与朋友小聚。他刚要入座,抬头一看窗外,外滩的璀璨灯光勾勒出建筑的身影,在雨雾中显得格外妖娆,马上就来了劲,非要让餐厅经理把餐桌换到楼顶的篷房内,说相伴着浦江美景用餐,胃口会更好。在大楼顶层的阳台上,捷杰耶夫冒雨站在廊桥上,凝视着夜色中的黄浦江很久,还让随行的钢琴家马祖耶夫用手机为他留影。这个情景让记者想起了12年前,他率马林斯基歌剧院在上海大剧院举行马林斯基艺术周时,上海的朋友问他:“演出结束后想去哪里用餐?”他脱口而出:“能看到黄浦江的地方。”记得那个夜晚,一行人来到北外滩一座大楼顶层小聚,捷杰耶夫站在窗前凝视黄浦江许久,那个伫立不动似乎陷入沉思的身影,至今让人难忘。
“指挥界沙皇”
捷杰耶夫的“指挥界沙皇”名号,并非别人乱封。在前苏联,所有国家文艺团体总监,都由政府任命。1988年,年轻的捷杰耶夫却在全体演职人员投票后脱颖而出,担任了马林斯基剧院的总监。当时,艺术家们纷纷外流欧美,他上任后,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硬是为剧院留住了优秀人才。他还通过与国际经纪公司签约的方式,把马林斯基剧院两个世纪积累的剧目带到全世界去演出,让古老的剧院重新确定了国际地位。自从2007年上任伦敦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之后,不甘平凡的他,当然要带领这支英国百年老团搞出一番名堂。伦敦至少有5支世界一流乐团,但是,最近伦敦奥组委公布了伦敦交响乐团是录制伦敦奥运会所有音乐的“御用乐团”,当然也离不开他的努力。
关心老朋友
昨晚与他一起进餐,只见他大部分时间耗在接听电话上,一问才知道,俄罗斯今天大选,他与普京是好朋友,自己却又身处上海,所以,心里十分惦念选情。看得出,他十分重视朋友之情,所以,虽然人在异国,却在忙碌之中,联系好了今天与马祖耶夫一起去俄罗斯驻沪领事馆投票的事宜。在马林斯基剧院工作的伊莲娜小姐是捷杰耶夫的助理,一口中文说得纯正流利。据说,这也是捷杰耶夫的要求,因为他在中国有很多朋友。闲聊之间,捷杰耶夫谈起了中国音乐界的人与事,熟悉和了解的程度,犹如身在其中一般。他还希望能到杭州一行,因为西湖美景早已听闻,却一直未能目睹。但这次因为安排紧凑,又无法成行,不过,他也透露信息,年内有望率俄罗斯一支名团将重返上海:“届时,争取能安排到杭州演出。” 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