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艺术而言,生物艺术是一种从未出现过的艺术语言样式;对物种而言,生物艺术是一种从未出现过的物种样式。
生物艺术的艺术交流方式
生物艺术虽然以艺术形式存在,但它不是过去某个艺术史的延续发展,它的关注点、文化环境、样式形态、语言系统与人们通常理解的艺术人文已没有太多的关系。生物艺术展示的是一个全新的、一个活的、有生命的、与人类交互呼应、共同生存的系统。
生物艺术由活着的材料创造出来,它孕育、成长,并以一种不合逻辑的方式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是生物艺术让我着迷的众多原因之一。
活的生物艺术品博物馆
可以想象,在博物馆里所有的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有生命的“活的艺术品”,它们的生存环境条件和展示形式都将有别于现有的博物馆,也有别于动物园或植物园。而艺术家探索的便是这种介于艺术、生命和自然之间的创意力量,他们以培育“活的艺术品”作为自己的艺术形式。同时,他们的身份游离在艺术家、科学家和园丁之间。
人类与生物艺术品新关系
人类与以前那无生命而冰冷的艺术品(产品)之间的所有关系,包括美感享受、环境布置等,自从出现“活的艺术品”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除了原有的关系之外,情感互动、哺育抚养等关系也随之产生。
生物艺术家使用细菌、活组织、生物体和生命过程等来创作艺术作品,以此模糊了科学和艺术传统的区别。大多数生物艺术作品更趋向于通过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来反映社会,传达艺术家对政治和社会的评价。
我曾经这么形容生物艺术:我把这种艺术形式看作是设计创作或科学研究。而我自己则更像是一个结合厨师和园丁为一体的特殊艺术家。
(作者为原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分校客座教授)
本版作品均王大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