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机制已经实施近3年,却饱受市场诟病。记者查阅成品油历次调整后发现,自2009年5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现行定价机制至今,我国一共进行了16次价格调整,其中仅4次价格下调,最大幅度0.22元,上涨12次,最大增幅则有0.48元,上海93号汽油价也自调整之初的5.19元/升,直冲今天8.27元/升的历史最高位。
有专家直言,尽管相关部门一再否认,但由于现行机制运行的复杂性和隐秘性,在客观上造成了国内油价“涨快跌慢”的事实。譬如,假定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是100美元/桶,当价格连续上涨4美元时,涨幅达到4%,即可调价。但当油价从104美元回落至100美元,跌幅却仅有3.85%,不符合下调条件。而在真实运行中,现行的机制则更加复杂。譬如,国内成品油到底参考哪三地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三地各自权重又是多少,连续22个工作日到底该如何计算?这些问题“云遮雾绕”,让定价机制看不透说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