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心理/实验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爸爸成了家庭“第三者”?
  俗称的“第三者”,一般指的是正常婚姻家庭之外的婚姻关系破坏者。可是在有些家庭中,父亲、母亲和孩子的基本“铁三角”关系被破坏,原本是家庭成员的其中一人被排斥在家庭之外,成了家庭关系的“第三者”。这种不正常的家庭关系造成了孩子的行为问题。杰的家庭就是其中一例。

  16岁的杰因为最近一年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而被妈妈带来做咨询。眼看中考在即,原本学习成绩还不错的杰,却出人意料地出现学习不认真、成绩不理想的情况,而且这一年来脾气渐长,经常发火与父亲吵架,不久前甚至发生了与父亲对打的事情,还声称要把父亲赶出去。

  青春期男孩逆反,为证明自己已经长大而与父亲发生争执的事情并不少见,但像这样把父亲当作仇敌,甚至要

  把父亲赶出家庭的情况却不太正常。莫非这位父亲是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有暴力倾向虐待过儿子?或者做了对不起家庭的事情?可事实上杰的父亲对家庭尽心尽职,他是个远洋轮船员,虽然在家时间不多,但一直努力工作赚钱养家,最近还为弥补自己这些年来照顾家庭不足的缺憾,主动放弃高薪申请离船到岸上工作。

  当杰与爸爸、妈妈一起坐在咨询室,从他们三人选择座位的远近距离和相互之间的互动中,咨询师敏锐地发现,这是个功能失调的家庭。因为爸爸长期不在家,妈妈与儿子早已结成了联盟,母子间关系亲密、沟通协调,俨然已经将爸爸排斥在这个家庭之外。而爸爸的工作调动回归家庭,破坏了这种母子关系,给这个表面协调的家庭关系带来了变动,造成了家庭的不和谐,儿子出现的学习问题正是家庭关系产生矛盾的表现。

  在咨询中发现,表面看来是爸爸经常不在家的“缺位”造成了家庭关系中母子的特殊关系,事实上这种家庭关系正是妈妈造成的。妈妈由于自己早年的成长经历,渴望证明自己是个好妈妈。妈妈在潜意识中一直排斥爸爸参与孩子照顾和教育,她习惯用母爱把儿子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害怕爸爸与儿子亲近会影响母子情深。而儿子从小接受了妈妈的情感投射,正是为了满足妈妈的心理需求而做出排斥爸爸的行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学业来保护妈妈。而那位可怜的爸爸,被视为家庭“第三者”而遭排斥,却始终不知道这不是他自己的错。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运用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帮助,家庭经过调整恢复正常的家庭关系和功能后,杰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杰的父母改善了婚姻关系,杰的心灵也获得了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财经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特稿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A25版:法治视窗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A28版:人才/招聘招生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公众服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20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21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22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3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4版:人才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男孩危机”真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吗
君子登高攀援有道
爸爸成了家庭“第三者”?
新民晚报心理/实验B02爸爸成了家庭“第三者”? 2012-03-28 2 2012年03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