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告别婴儿期的孩子来说,游戏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玩。周叶萍认为,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能力都有了一定发展,思维也一同发展起来。
李俊老师举例说,对此时的孩子来说,做游戏就是在“学习”。比如12到13个月,孩子应当发展双手控制物体运动的能力,从一个手的控制到两个手的协调控制,越是复杂的动作他越是需要有更多的功能的神经元来支持他;16到17个月是垒叠平衡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叠积木、垒盒子罐子这样的一个平衡锻炼,都会受到孩子喜欢。
此外,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开始学会按照指令和他人互动,并通过语言、表情判断动作是否恰当,感知他人情绪,这对他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社会化过程。
游戏千变万化,不同的游戏能发展宝宝哪方面的能力?家长应该怎样当好孩子的玩伴?不妨听听专家的建议:
建立安全依恋
■ 游戏:躲猫猫
孩子渐渐长大,开始哭闹着不让大人去上班。跟他玩一玩躲猫猫的游戏,会让他慢慢意识到,大人是一直存在的,并不是消失以后就不会回来的。这是为了帮孩子树立“客体的永存概念”,帮助他建立安全依恋的有效方法。
学会信任同伴
■ 游戏:手拉手绕圈走
孩子和大人,或者孩子之间手拉手,拉成一圈,听着音乐走,到某一章节集体蹲下。专家提醒,别小看这样一个拉手的动作,也是引导孩子学会信任同伴。现在的独生子女跟同龄孩子交往较少,鼓励他主动向同伴伸出手,对他将来人际交往有好处。
家长适当帮助
■ 游戏:塞扣子
把不同颜色的纽扣分类塞进瓶子,摇一摇,晃一晃。大人看起来很轻而易举的动作,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要完成这个游戏,他要掌握初步的分类知识,还要判断瓶口大小。有时候,孩子怎么塞都没有办法把纽扣塞进瓶口,这时,就需要大人及时给予帮助,帮帮他,或者引导他一下。“要让孩子不断有成功的体验,他才会愿意尝试更多的事物。”李老师提醒。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