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6:好吃/吃遍中国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食太鲁阁真正台湾乡土美味
小曲
  文、图/小曲

  台湾的太鲁阁族(Taroko),十七世纪跨越中央山脉迁移至花莲县北部,大多定居于立雾溪畔的峡谷台地之上。他们焚田游耕,织布狩猎,认为只有得到祖灵护佑才能风调雨顺,万物丰收。壁立万仞,水深千尺,山水回馈给太鲁阁人一年四季的食物,令他们可以世代安居于此。

  “环岛之星”火车停靠花莲站,有人已经在站外笑眯眯地等我,他是太鲁阁布洛湾山月村的村长。我们驱车北上,穿山越岭,经过许多原住民聚落,正是箭笋和路荞当令季节,路边有临时搭的菜摊;很多散了学的孩子边走边大声招呼:“村长!村长!” 

  一头山猪开场的晚宴 

  布洛湾(Bruwan)四面环山,立雾溪从侧畔流过,在太鲁阁原住民语言中,它的意思是“回音”。山月村就在布洛湾的上台地,周边一片静谧,只听得到虫鸣和春天傍晚树叶扑簌落下的声响。 

  村长把我安顿在面对峡谷的木屋,屋外露台,屋内装饰织布吊灯和手工布画,他将弯月形木刀置于搁架上,说这样才可以辟邪;又嘱咐我收拾好便去餐厅,今晚不但有新鲜的原住民山蔬,还有现烤的美味野山猪,听起来相当诱人。 

  月亮升起时,山谷中隐约传来胜利的吼声,几个强壮的太鲁阁小伙子从月光下远远走来,扛一头肥硕山猪,自豪而骄傲地向众人展示他们的猎物。作为太鲁阁族的一员,至上的荣耀莫过于纹面,过去的男性必须出过草(猎过敌人的头颅)才有被纹面的资格;随着文明进步,取而代之的是高超的狩猎技巧,深入山谷丛林,带回一头山猪便是最好的证明。 

  三块巨石架起炭火,是太鲁阁人传统炊煮方式,山猪排被烤得“滋滋”流油,当日吃不完的新鲜山猪肉被悬挂于离炭火几尺之上的竹架上,烟熏中逐渐收干水分,留作贮藏的肉食。 

  太鲁阁的深山峡谷中藏着无数溪流,溪流中游曳着无数小鱼,而藤编是太鲁阁族男子最拿手的工艺,除了编制搬运用的背筐、携带烟草烟斗的藤包、储存用的藤篓或是盛物用的粮食盒滤酒器水壸等,还有渔捞用的鱼笼、鱼筌。 

  捕捞到的溪鱼一般都不大,晒干后用来炒新摘下的山猫或者山苏,味美无比。 

  山猫其实是一种古老的蕨类,又叫过沟菜蕨,在太鲁阁随处可见,茎短直立,叶片羽状,它对空气质量极其敏感,只生长在无污染人迹罕至的潮湿山区,原住民喜欢采食蜷曲的山猫新芽。 

  山苏同样也是一种蕨类,又叫台湾山苏花或者鸟巢蕨,它的繁殖力相当惊人,甚至不需要太多光线和水分,就能疯狂生长。它的嫩叶是原住民们日常最重要的蔬菜,不论炒食还是煮汤。 

  徒步山区识山蔬 

  晨起,山中雾气散去,我随村长从布洛湾出发,沿着燕子口、锥麓大断崖、流芳桥、九曲洞、慈母桥,一路去往绿水合流和天祥。 

  断崖深潭,落花无数,坚忍的原住民在峭壁之上一刀一斧凿出狭窄步道,间或山洞和索桥。我们徒步而行,村长随时为我指点道边的植物花朵,或者示意我停下脚步,侧耳倾听一声鸟鸣,一道踪影。 

  “这便是路荞(laugiu),含有丰富维生素C,可以排除体内过多的汞。每年二月到四月是它的采摘期,一年只有这么一次。”他拔出一棵给我看,与葱蒜很像,但有一种特殊的辛辣,朴素而芬芳,直接而原始。 

  “那是芋头,它的叶片较小,而且开叉短。但你千万别把它同有毒的姑婆芋混在一起,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区分:雨水滴在叶片上时,会凝成一颗颗水珠的,便是可食用的芋头。不过,姑婆芋虽然不能吃,但它的汁液可以解咬人猫的毒。” 

  “月桃的叶子最合适包小粽子,同时原住民用它来驱除蛔虫。” 

  “野姜花和月桃是不是很像?它可以炒山猪肉,也可以煮蛋花汤。根茎洗净切片腌渍,能治疗失眠,还可去除头痛、解汗驱寒,减轻筋骨疼。” 

  “树豆是煮山猪排骨的好食材,它生性强健,耐旱,对土壤要求也不高,喜欢高温,4、5月正是盛产期。” 

  对饮米酒山月间 

  我手边的《孤独行星》(LonelyPlanet)推荐布洛湾山月村为台湾行必到之处,维基旅行百科也称:太鲁阁最迷人的饕餮地非山月村莫属,所幸我正身在此地。 

  村长带领原住民一手建造起现今的山月村,他是原生态以及环保主义坚定的支持者,许多装饰都是利用台风过后捡拾的漂流木雕刻而成,比如餐厅外立着的那位高举篮球的“林来疯”;剩饭残菜通过机器处理后成为花的肥料;屋顶架设遮阳网,降低室温减少空调使用造成的碳排放;手工打造餐桌椅,多余的边角木料绝不浪费,做成盛器、筷架、小雕刻、DIY原料; 

  带有菱形和眼睛形的台布餐垫,是由勤劳的太鲁阁妇女在劳作之余,一梭一梭织出来的,她们把苎麻刮成麻丝,再将麻丝搓捻成织线,然后用木灰漂白后,以薯榔、黑泥染成红褐色及黑色,晾晒一周才能开始织布。 

  除了苎麻,有太鲁阁族聚落的地方必有竹子,如此一来,竹筒饭便是最香甜的主食,吃的时候用力敲开,竹筒迸裂成两半,米粒晶莹软糯;而我最喜欢山月村原住民烤出的台湾鲷,酱汁浓稠,鱼肉肥腴,入口即化的滋味没齿难忘。 

  食毕,有人在村落的另一头吹起竹制的口簧琴,开始唱情歌;盛装的太鲁阁姑娘们端着竹匾,赤足跳起欢快的舞蹈。村长邀我坐在村口,喝原住民自己酿的小米酒,漫天星光,清风拂面,从太鲁阁峡谷的那一头,穿过立雾溪吹过来。 

  “嘘,你看山上点点的光,”小醉微醺时村长轻声示意:“那是猎人在诱惑飞鼠,明天又有新的美味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驰名商标高峰论坛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彩票看点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31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32版:生活之友
   第B33版:好吃周刊
   第B34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35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36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37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38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39版:品牌故事
   第B40版:广告
乐食太鲁阁真正台湾乡土美味
有机食品标识你能辨别吗?
新民晚报好吃/吃遍中国B36乐食太鲁阁真正台湾乡土美味 2012-04-12 2 2012年04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