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科学咖啡馆昨建言上海方言发展之路~~~
新民科学咖啡馆昨建言上海方言发展之路~~~
新民科学咖啡馆昨建言上海方言发展之路~~~
新民科学咖啡馆昨建言上海方言发展之路~~~
新民科学咖啡馆昨建言上海方言发展之路~~~
新民科学咖啡馆昨建言上海方言发展之路~~~
     
2012年04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科学咖啡馆昨建言上海方言发展之路
重塑自信:说上海话很有国际范儿
董纯蕾 马丹
  新民科学咖啡馆

  主办:市科协新民晚报

  能讲一口道地的上海话,其实是一件和“世界第一”“国际范儿”都有关系的事。昨晚的第138期新民科学咖啡馆中,两位主讲嘉宾用遗传学、语言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种维度品鉴上海方言,并建议用文化生态主题公园、上海市歌等多种形式,推动上海方言的保护、发展和振兴。

  “元音极地”在奉贤金汇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李辉和他的研究团队,在运用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寻找世界语言扩散中心的过程中发现,全世界元音最多的地方在上海南部郊区,元音最多的语言便是以上海奉贤金汇方言为代表的偒傣话,它有20种元音之多。“形成原因还在分析研究中,目前初步认为和入声声调的丢失和弱化有关。”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吴语研究专家、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也指出,大量古老的元音在奉贤话中都得以保留,念起来和英语中的元音很像。钱乃荣打趣说“所以奉贤人学英语很方便”。

  李辉将元音最多的偒傣话形容为语言“活化石”,他建议在奉贤金汇的显要位置竖纪念碑,标出此处为“世界上元音最多之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了这样的文化自信心,年轻人恐怕就不会因为“城里话”“乡下话”的区别而排斥讲方言了。“金汇的各种标牌上也要加注方言音标,并与当地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在一起,建立文化生态主题公园,不妨就取名为‘元音极地’。”

  国际化催生语言杂交

  尽管拥有语音方面的“世界冠军”头衔,但在人口组成日渐多样化的上海,上海话的使用和发展现状却不乏令人担忧之处。钱乃荣认为,上海话的前途要看上海人自己怎么做。“上海话发展最好的时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超过80%的人口都是外来人口。国际大都市具有语言的杂交优势,可以做到‘语言多元,和而不同’,成为语言的集散地。”

  钱乃荣介绍,上海方言的起源要追溯到宋代有了上海浦(原松江下游入海处的两条支流之一,后来变成从龙华到外白渡桥的一段黄浦江),有了上海人聚居的时候。“最早的上海话其实是松江方言在黄浦江两岸的一个分支。老上海方言最有权威和有代表性的地方,一直是现人民路和中华路环线之内的地域。”

  开埠后的上海,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工业、农业、商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都集中体现在那二三代人的上海话中。钱乃荣说,当时的上海人有机会接触到大量新事物,于是“见一样新鲜事物就造一个新词”。马路、沙发、啤酒、自来水、书局、报馆等词汇,最早都出自上海话,是根据上海话发音被引入现代汉语的外来新词。钱乃荣举例说,“英语比法语多了一倍的词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各种语言吸收的外来词。上海话也是如此发展,不仅从英语中吸收了大量词语,也从上海移民中吸取了有特色的词语,如苏州话的‘标致’‘吃家生’等。”

  本报记者  董纯蕾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驰名商标高峰论坛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彩票看点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广告
   第B3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31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32版:生活之友
   第B33版:好吃周刊
   第B34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35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36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37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38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39版:品牌故事
   第B40版:广告
沪大肠癌发病率40年蹿升3.67倍
上海市肿瘤防治宣传周周日启动
世界最大海事教学船有了“心脏”
八旬院士亲自学做幻灯片
高标准引领新教师“入行”
重塑自信:说上海话很有国际范儿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9重塑自信:说上海话很有国际范儿 2012-04-12 2 2012年04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