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盛世中华”征评活动涉嫌敛财骗局
~~~“盛世中华”征评活动涉嫌敛财骗局
~~~“盛世中华”征评活动涉嫌敛财骗局
     
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漏洞百出“山寨奖”又露头
“盛世中华”征评活动涉嫌敛财骗局
俞亮鑫
  去年“共和国脊梁奖”骗局被曝光被处罚后,打着“国字号”旗帜的评奖买卖并未消停。近日,“盛世中华”征评活动又因涉嫌敛财诈骗受到了北京警方调查。在这项评奖活动中,很多获奖者接到通知深感莫名其妙,因为自己既未曾参与活动,更没有事迹和艺术作品,但只要交纳2800元至3万元不等的会费即可获奖。

  欺世盗名漏洞多

  据悉,这项号称“盛世中华”的全国征评颁奖活动涉及面很广,颁发“当代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十大德艺双馨艺术家”、 “当代十佳杰出书画家”、“十大诚信企业家”、“食品安全十佳企业”等20类所谓全国性大奖。这项所谓“国家级大奖”的征评颁奖活动显得有些诡异,其工作人员遇上媒体记者采访时如临大敌,慌不择路,匆忙离去。在所谓的7家主办单位中,目前有2家已表示,从未听说、亦未参与主办;有1家已于前年底被取缔;还有3家单位未经民政部门注册,其地址找不到,电话接不通。

  至于这一颁奖活动所说的“获奖者的参评作品和优秀人物介绍的文章已被编纂为《盛世中华》一书”,则被中国文联出版社认定为“书号系盗用”。在《盛世中华》一书扉页的顾问名单中,赫然列着10余位知名作家,陈忠实也名列其中。但陈忠实说:“我没听过这本书名,也不记得有(当顾问)这事。”“现在这种欺世盗名的事太多了,法律都管不了的,我陈忠实怎么管?”

  骗局转向小城镇

  有些“获奖者”在接到通知时就蒙了,如山东临沂某小县城的一位退休教师当接到自己获得“全国当代十佳英才人物”奖的电话通知时,他回应说:“我一没事迹,二没作品,怎么就获奖了?”更奇怪的是,对方还称,如果他不满意这个奖项,还可以给他换成“十佳作家”等,这让这位退休教师更加费解。他来到北京后,交纳了4800元会费,发现获奖者至少有150多名,他们不是“英才”、“十佳”,就是“最具影响力人物”,很多获奖者都来自小县小镇,或是文艺爱好者,或是乡镇企业家,但获得的都是“国家级大奖”。令人可笑的是,河北邯郸某汽贸公司某副总经理获得了“全国当代十佳新闻人物”称号,在他事迹介绍中,除“担任市文化局一本内部刊物编辑”外,竟然没有任何与新闻行业相关的内容。

  这次,“盛世中华”之所以被人发现是场骗局,其实不是受骗者的觉悟高,而是这场骗局漏洞实在太多,令人不得不心生疑团。而且,受奖者大多来自小城镇,这说明,去年“中华脊梁奖”骗局被戳穿后,骗子们已把受骗上当的目标从大城市转向了小城镇。因为,这类手段拙劣的骗术在大城市已钓不到上当鱼儿,也难以再找倪萍等这样的名人前来当“托儿”了。

  涉嫌诈骗可追究

  应该说,去年舆论对“共和国脊梁奖”的口诛笔伐和有关部门对此进行处罚,已对这类山寨奖制造者产生了不小震慑。这些动辄冠以“中华”“国家”“共和国”“华夏”“国际”等名义的山寨奖时至今年已有所收敛。记者本人前两年曾收到过10多项如此山寨奖的“盛邀”,但今年至今只有1项,这一获奖通知书甚至印上了范曾、李谷一、沈鹏、赵本山、冯骥才等名家照片前来“忽悠”人。

  希望警方借这次调查“盛世中华”之机,对这类山寨奖骗局进行全面整治,查处一批骗子。为此,记者昨晚还采访了上海市昆仑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范文成,他说,警方介入,说明“盛世中华”评奖已涉嫌诈骗罪,如果数额巨大,应对涉案人员追究刑事责任,主办方也会受到处罚,但受骗的“被害人”送出的钱很可能无法追回。识别骗局其实不难,因为自己与这天上掉下的巨大“荣誉”相比显得名不副实。他们愿意出钱买奖纯属利益驱使,因为这能去忽悠更多的人,并以此获取名和利,值得反思。

  首席记者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招聘专版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阳光天地
   第A28版:读者之声
   第A29版:人才/温州专版
   第A30版:人才/温州专版
   第A31版:人才/温州专版
   第A32版:人才/温州专版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资讯生活·旅游
漏洞百出“山寨奖”又露头
《红色娘子军》作者起诉“中芭”侵权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1漏洞百出“山寨奖”又露头 2012-04-17 2 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