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早春之夜,去看裴艳玲先生的《寻源问道》。漠漠暮色里,缓缓走去戏园子,心里一遍一遍地在痴想,这样的国宝啊这样的国宝啊。而春寒薄薄吊在空中,沿途是络绎不绝的黄牛,在热气腾腾奔走相告,十分诧异近年竟有那么多的母黄牛横空出世。
无论如何,这个千金难得的春宵,看戏的气氛,着实是浓郁的。
裴艳玲先生高龄65岁,今晚着一件粉蓝水衣,一条黑绸宽脚裤,利落俊美得不行。端着包子给我准备的俄罗斯军用望远镜,将老先生一寸一寸端详遍。哪里有65岁老太太的没落痕迹,完全是正当大好中年的醇厚洒然。灯光下,夜奔的林冲剑眉刷地一立,真个是海沸山摇的意思都尽尽尽有了。几句河北梆子,哭城,哽咽苍茫,亢亮流金,唱尽人生角角落落的幽咽恨意,聊聊数句,已是满台的霸气铺张,浑厚拔群。
哄堂彩声里,老太太推心置腹道,26年前,曾经来上海演过夜奔。26年前的我,多棒啊,现在的我,多老啊。我要是能演到70岁,该多好啊。那种岁月唏嘘,黑沉沉的台下,有几个观众,是能够刻骨懂得的?所谓老戏骨,眼前这位聪明绝顶的老太太,是顶级正版。
回家意犹未尽,连夜搜出26年前,小戏骨时代的裴先生,依然是夜奔,确实更脆更英气。然而,我还是觉得26年后,今时今日的裴艳玲,远远优过当年。
戏骨绝对是老的赞,赞到天地泼墨的大好程度。
之二,梅丽尔·斯特里普演撒切尔夫人,形似神似,笔笔入骨,奥斯卡不颁给她,还想颁给谁?可是我超级不喜欢。
梅太太演这本戏,太过深思熟虑,敌我之心太重,演的痕迹太峻刻,说得通俗些,便是用力过猛,犯了初出茅庐的小演员才会犯的低级错误。大概是演铁娘子,太有得戏做了,便通篇做足,撑得满满的,仿佛全熟牛肉,比较没劲。
梅太太亦是老了,年轻时候的灵气,十分可惜地,渐渐流散,逐年添起来的,倒是那种火候过了头的一寸一寸的柴。至于裴艳玲先生日臻佳境的那种恣肆放浪,梅太太是不一定能懂的。
两位老戏骨,一位65岁,一位63岁,西方凝视东方,我举手举脚,投东方的票。
我们中国人,太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