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物频道下的伊比利亚火腿订单货款两讫的那一刻,身边人关于火腿的论战便开始了。
好吧,我先得承认,自己是火腿控。生在上海这座移民城市,从小就被遍布于各类大小食品店的南货柜台所吸引。这些南货柜陈列的食材品种可多可少,可粝可精,可凡可奇,但是有一样食材是不会缺少的,那就是火腿。火腿是百搭,可以跟任何食材为伍,也是老怪,每一样食材只要搭上火腿,风味指数立马升级,自动取得艳压群芳的姿态。所以无论身处贫困还是小康,食物匮乏还是丰富,只要家中有火腿,哪怕只是一小片,日子就华丽丽起来。炒青菜多么平淡,若是清水焯一下切细,将一片薄薄的火腿切成丝拿来与之油盐相伴,平淡就化为隽永。
因深昧火腿的意义,在独掌家庭伙食大权的日子里,火腿就成为开门七件事外必备之第八件事。家里的火腿品种也从金腿(金华火腿)延伸至云腿(宣威火腿),在朋友的引荐下甚至接触过烟熏椒香的湘腿(湖南)和川腿(四川火腿)。不过,无论什么品种的火腿,作为中式食材,要在中国菜肴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大抵还得秉承温良恭俭让的文化传统,要将个体价值融入群体主义中,小我融入大我中。价格再昂贵也不能突出自己,作用再大也要做到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很低调地做着别的菜的提味调料。像闽菜佛跳墙和粤菜煲翅羹断断少不了金腿,但几乎看不到金腿的踪影。云南讲究的过桥米线和汽锅鸡也总要入云腿,但那云腿也是若隐若现的。否则若湘腿或川腿倒是可以蒸腊三样(跟腊鸡腊鸭一起放笼屉里蒸),可是味道太咸了,而跟其他菜一起炒或者煲,味道又太冲了。这类火腿不能够很好地与其他食材相融合,所以在火腿圈子里很难声名远播有所建树。
被各路厨师看好的金腿或云腿即使偶尔要表现自己的尊贵,也要兜兜转转不直接以真面目示人。像纯金腿做的蜜汁火方,经过数十小时三四道工序的加工,端出来的时候乍看上去就像一般的烧肉。云腿也只有做成饸饸火夹或者放饭上蒸跟饭一起吃才最致味。
恐怕也因为火腿的这种秉性,家里人向来抬举我用火腿成就的菜,如火腿鸡汤、火腿蒸鳜鱼、火腿炖蛋、火腿煮干丝、火腿烧冬瓜等,但不认同火腿本身。每每打开冰箱,或要存储自己的饮料,见到我里三层外三层包裹严实放里面的火腿占了好大一块地盘,便要发出诘问:火腿究竟有什么用啊?现在,他们看到我居然购买了在他们看来价格不菲的外国火腿,不免更加狐疑,家里的火腿尚且没有吃完,怎么就又买上了外国火腿!个中表情不说也能够感觉得到,我成了失去理智的购物狂型。
问题是,火腿跟火腿能一样吗?更何况是出身种群完全不一样的两种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