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时是一碗,熟时是一碗,不吃是一碗,吃完还是一碗。”这谜底就是螺蛳。我的家乡在水网密织的鄱阳湖水边,小河里孕育着无以计数的螺蛳。每年清明,是螺蛳最肥嫩的时候,螺蛳也便成一道家乡风味菜。
家乡河汊纵横,螺蛳是常见之物。桥脚边、河埠头,随处可见一颗颗青如翡翠、个头较小的青绿色螺蛳。一年四季都能见着,夏季的螺蛳最鲜美。这个时节,三三两两结伴拎着水桶,脱了鞋,挽起裤管,在河边摸,螺蛳便一把一把地摸在手里,放入桶中。孩童们在清澈的河水里嬉戏,朗朗笑声中,一会儿工夫,桶里装满了螺蛳,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收获的欢乐。
拿回家后,还要将螺蛳放在清水中,滴上菜油,漂养一二天,彻底将螺蛳的腮胃、肠体内的秽物排漂干净,并除去泥土腥味,然后剪去其尾部,用有小眼的篓子上下反复甩洗,如此,螺蛳才能真正洗得干净。螺蛳肚肠爽净,肉质脆嫩。
炒时火要旺,热油加豆瓣酱、辣椒油、葱、姜、红辣椒,爆出香味后,把螺蛳入锅,翻炒片刻,喷下料酒,盖上锅盖焖上分把钟,加糖、酱油提味,后加宽汤,出锅前,加以鲜薄荷叶几片,一盘“”便粉墨登场了。如此炒出的螺蛳油而不腻,麻辣鲜美可口,绝不逊于鱼虾。
啜吸螺蛳可不能斯文,一只手抓起碗中的一颗螺蛳,把头部放入唇里用力一吸,整个螺肉和料馅便进了口里,鲜美甘香,令人有品不足、尝不够似的感觉。如果吸力不够,只能吸出外面的馅料,螺肉要用牙签挑来食,味道就大失水准;如果吸得太过,螺肉会直射喉咙。不会吸的只有用牙签,拨开螺蛳的薄盖,挑出里面的肉,但是这就失去这道菜的奇味。一家人在自己的院子里边聊天边吃螺蛳,就着啤酒,别有一番风味。各人吸螺蛳发出“滋滋”的响声,不知不觉面前就会堆了一大盘空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