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游琅琊山
周德曦
  周德曦  安徽蚌埠市第二实验小学三(6)班

  “春来琅琊美似画,醉翁亭前人如织。”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了滁州琅琊山。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由于乘车上山,因而缺乏“山行六七里”的感觉。“好山出好水,好水育好泉”。刚入山门就看到了“泻出于两峰之间”的酿泉。酿泉的水好清啊,清得一眼能望到水底,仿佛是一泓透明无瑕的美玉,品上一小口,淡淡的、甜甜的,简直甜到心窝窝里了。泉水不时激起浪花,如同一块块水晶和白银,让我眼睛都不够使唤的了。我迫不及待地掬上一捧,居然还有一丝温热的感觉。“常年都能保持这个温度!”导游姐姐自豪地说,“天下泉水多,酿泉最神奇。”水中的小鱼小虾、青苔在溪水里快乐地起舞,不知是向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游客展示自己美妙的舞姿,还是在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

  “不到琅琊山等于没到滁州,不到醉翁亭等于没到琅琊山。”我急忙跨过酿泉上的石桥,来到了古色古香、黛瓦青梁的醉翁亭。亭柱之上的对联吸引了我:“人生百年,把几多风月琴樽,等闲抛却;是翁千古,问尔许英雄豪杰,哪个醒来。”亭东有一巨石横卧,上刻“醉翁亭”三字,亭西为宝宋斋,内藏高约2米,近1米,刻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两块,为稀世珍宝。亭西侧有古梅一株,传为欧阳修手植,故称“欧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正在含苞怒放的梅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梅树旁边是五六步长的古朴典雅、落落大方的“观景台”了,据说欧阳修在此凭台远望,传世之作《醉翁亭记》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就是在这里写下的。我赶紧站在台上,遥指梅花,对着相机摆了个造型,希望得到文化的熏陶,成为像他那样“与乐同乐”、“醒能述以文者”的人。

  下了观景台,我们来到了“二贤堂”,欧阳修与苏轼两位大师并肩而立,似乎在倾心交谈,似乎在高谈阔论,似乎在指点江山,旁边展柜里是一本本不同年代、不同版本、不同字体的《醉翁亭记》,对景读文,睹物思情,更是深有体会、字字千金!

  沿路上山,“望之蔚然而深秀”的深秀湖,以及欧阳修纪念馆、琅琊寺、南天门,处处是古迹,处处是美景,难怪人们都把它叫做“文化山、名人山”。

  “酿泉之水三千丈,不及醉翁传世情。”我真有点依依不舍。“美景养眼,美文怡神,琅琊山真是名不虚传、皖东第一!”爸爸妈妈边走边告诉我以后不光春天来这里,夏天、秋天、冬天也要来这里,带上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和弟弟、妹妹,一起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上海人家
   第A09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品牌透视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人才
   第B18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19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0版:人才/招生留学
屋顶
给语文的一封信
梅花香自苦寒来(国画)
最是水草丰美时
春游琅琊山
我唱上海童谣
秘密
新民晚报B14春游琅琊山 2012-06-03 2 2012年06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