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世菊12岁入富连成世字科学艺,工文武丑,德高艺精,曾与周信芳、马连良、盖叫天、程砚秋、荀慧生等前辈大家合作。解放后艾世菊落户上海,是上海京剧院成立初期的主要演员,晚年致力于教学,桃李满天下。艾世菊文武兼长,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迥然不同的艺术形象,从《时迁偷鸡》的时迁、《连环套》的朱光祖到《小放牛》的牧童、《乌盆记》的张别古,再到《群英会》的蒋干、《法门寺》的贾桂等,哪怕是配角经过他的演绎也同样熠熠生辉。
据上海京剧院方面介绍,春节期间戏曲艺术中心和剧院方面的领导还去艾世菊家探望过老人家,当时他坐在轮椅上精神还相当不错。艾老大约一个月前住进医院,一个多星期前突然病情加重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跟随艾老学艺多年的上海京剧院名丑金锡华告诉记者,在重症监护病房里艾老的病情曾一度好转,不过大家每天只能通过视频电话与病房内的艾老相见,前两天还通过视频电话播放艾老在《法门寺》中的一段“贾桂念状”给老人家听。
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向艾老学戏的金锡华告诉记者,艾老从未收过正式的弟子,但谁想跟他学他都肯教。金锡华还透露老人家教学生有个规矩,不许记笔记也不许录音,他宁可一遍一遍陪着学生念、陪着学生背,所以跟艾老学过的戏从来也不会忘记。金锡华还告诉记者,艾老自己在生活中非常简朴,但别人有困难他很乐意帮助,有一位同行生活困难,艾老就经常接济他,直到这位同行过世,艾老还接济过他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