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跌幅超一季涨幅
今年一季度,QDII基金曾以6.92%的涨幅领涨整个基金业。
不过,进入二季度以来,尤其是5月份,随着欧美市场持续下跌,QDII基金的正收益被大幅蚕食。好买基金数据显示,5月欧美主要市场普跌。其中,美股遭遇黑色五月,道指下跌6.21%,为两年来最大的全月跌幅。纳指下跌约7.2%,创2010年5月份以来的最大月跌幅。亚太一些新兴市场跌幅更是超过欧美,其中,恒生指数下跌11.68%,印度孟买下跌6.35%,导致投资新兴市场的QDII基金遭遇惨败。数据显示,5月QDII基金全部下跌,平均跌幅为6.99%,由此将一季度的涨幅悉数吞没。
“靠天吃饭”顽疾未改
QDII基金全军覆没,究其原因,分析人士大多认为,是因近期外围股市承压所致。解决欧债危机的不确定性增加,对相关市场造成了极大拖累。
不过,更深层次问题在于,国内QDII基金经理很多没有境外市场操作经验,投资思路和方法离成熟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导致QDII基金“靠天吃饭”。而目前QDII基金多投向发达地区市场,而这些经济体同步的特征比较明显,关联紧密度非常高,所以QDII基金跟随外围股市沉浮也就不足为奇。
清盘条件其实较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内公募基金规模相比,QDII的整体规模本来就不大。伴随业绩大幅跳水,不少QDII基金触碰生死清盘线。
统计显示,在遭遇净值下跌和净赎回双重打击下,目前已有7只QDII基金游走在5000万元的清盘线附近,如信诚全球商品主题5月21日的净资产为0.44亿元,景顺长城大中华股票的净资产是0.47亿元,这个数值也整整持续了将近一个半月。另外,还有长信标普、泰达全球、长盛环球、华宝油气、华宝海外中国、信诚四国徘徊在“清盘线”附近。这些QDII基金中,景顺长城大中华、长信标普、泰达全球的成立时间还没超过一年。
QDII真会清盘吗?短期来看,欧债危机还在持续发酵,QDII基金短期内可能进一步下滑。不过,“连续60天净资产达到5000万元以下”的清盘条件其实是非常宽松的。基金公司通过自有资金或“帮忙资金”的操作,在60个交易日中,只要有一天的净资产达到5000万元以上,就可以避免被清盘的噩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QDII基金长期净资产不足5000万元,赔本经营是肯定的。因为,假设一只QDII基金规模只有3亿元,除去基金付出的管理费和渠道费,每年收获大约只有200-300万元,根本无法支撑一个基金的投研平台。也就是说,大多数基金公司的QDII基金是在“赔本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