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市中小学生道德实践风尚人物奖昨天颁发,在这一“全新评价体系”中,“尊重自然”一项尤其醒目。
获奖者任晓彤很特殊:跟着民间环保人士在崇明劝人拆捕鸟网,在校园里测定鸟惊飞的距离……作为高三学生,这样的安排甚至有些奢侈。
任晓彤很优秀,尽管兴趣广泛,社会活动众多,学业却很过硬,通过了复旦千分考。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这样的“两不误”得到各方认可。
任晓彤很幸运,她的偶像是珍·古道尔,一名在坦桑尼亚丛林研究黑猩猩40年的女性动物学家。父母亲曾希望她学习经济或者建筑,如今决定尊重女儿的专业选择。
高考日到了,在为任晓彤们喝彩、庆幸的同时,不免联想到不那么特殊、不那么优秀、不那么幸运的绝大多数,社会和家长是否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亲近自然,展示自己的兴趣、选择所爱的专业?
打破考分主导,希望这一评价体系不仅仅是一个评奖标准,还能让每一个学生懂得尊重自然,让更多人懂得尊重每一个学生。
(相关报道见A7版·科教卫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