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决定出国留学开始,就经常会遇到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出国?一些已经身在国外的人感叹异国生活的艰辛,更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劝说千万要想清楚出国的理由,不要盲目。其实我也问过自己类似的问题,是否仅仅为了所谓的“赶时髦”出国镀金,答案是否定的。至少,留学对我是一种对新生活的向往,一种别样的挑战。
但是要说对于国外的生活没有任何胆怯是不可能,其中最担心的就是语言问题。大学三年除了考级之外便没有接触过英语,我根本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还能把它收拾起来,甚至要去英国读完硕士,并且自己是专科毕业,在专业知识方面也很欠缺。再三考虑之后我选择了1+1预科课程,前半年强化英语基础,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后半年着重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万事开头难。在开始的几周是最艰难的时光,虽然通过标准的入学测试我被分进了A班,但是经过几周的学习,面对班级中其他英语功底扎实的同学,我没有了刚得知进A班的欣喜。由于发音的不标准,我开始害怕开口讲英语,有一小段时间我几乎失去了原有的信心。当时寝室里的一群女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她们每天清晨早早地拉着我去晨读,晚上下课后拉着我去自习,慢慢地我开始适应了学校给我们安排的英语课程,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当然在这一年的学习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大家一起备战雅思的日子。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奋斗,互相加油鼓劲。回想那段日子,若是没有那一群可爱的战友们的支持,我可能无法奋战到最后。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2009年9月份在浦东机场挥别了父母,我与同学们一起踏上了去苏格兰的旅程。那一刻我知道在我前方的将是全新的生活和巨大的挑战。但是留学是一条我自己选择的道路,它给了我奋斗的目标,这对我非常重要。虽然之前就听上一届的学长们讲过在那边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兴奋与艰难,自认为做了充分准备的我们,经过20多个小时的飞行,当真正踏上这个陌生的国度时还是感到了种种的不适应。幸好有贵人相助,让初来乍到的我们倍感温暖。一下飞机我们便遇到了前来接机的斯特林大学教授和1+1的留学生,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到达学校,办理住宿登记。在此要特别感谢同济和斯特林大学的老师们给我们的帮助,让我们在斯特林的学习生活有了一个顺利的开始。
说到学习,我对英国的印象就是自由。学生们虽然定下了自己的专业,但是所选的课程却是五花八门,老师上课的方式也很随意。他们鼓励大家有问题一起探讨,教授们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没有固定答案,同学们可以抒发自己不同的见解。当然有见解是不够的,还需要用文字把他们记录下来,也就成了所谓的论文。虽然之前在同济也有过这方面的强化训练,但写作还是我的软肋。到了英国,论文是必不可少的。学校了解我们的困难之后专为我们留学生们增开了一门写作课,大家可以根据兴趣随意选择时间参加。当然和其他同学一样刚开始在语言上还是有着极大的不适应感,有些教授语速太快,说的术语又不那么熟悉,所以,有时一整堂课下来都不知道老师说了些啥。问其他的中国同学,他们的感受也跟我一样。既然这样,就只有靠课后复习了。Stirling大学的老师们都很热情,对我们留学生也极其照顾,经常关心我们是否掌握了课程的内容,很认真地为我们解答问题。
当然,在英国的日子,我更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出去逛街购物,时常碰到当地人用中文和我们打招呼;出去旅游,某些景点还专门配有中文的标识和翻译人员;与同学朋友交流时,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我个人对于这次的出国之行,感觉收获颇丰,不但开阔了眼界,学习了异国文化的优点,也能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了。回来之后,很多人都对我说:“你出去这么久,英语口语一定提高了不少吧!”的确,这是我出国之前最想达成的目标,但现在我发现这只是其中一小点收获。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人生不仅仅限于学习,还需要不断丰富的阅历,走出原本的圈子,打开视角,放远眼光……
TIPS
同济大学1十1大专直升硕士课程2012年秋季招生已经开始,额满为止。6月9日(周六)上午10:00将举办专场咨询会,校方将安排金融界校友互动,有意者可电话咨询:65981982,65981987,或登录www.tongjiyuKe.com查询,欢迎上门咨询、报名,地址:彰武路100号同济大学出国培训学院南大楼11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