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发布PM2.5试点监测数据已近3个月,记者从3月16日起每天记录同一时点数据——~~~
上海发布PM2.5试点监测数据已近3个月,记者从3月16日起每天记录同一时点数据——~~~
     
2012年06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发布PM2.5试点监测数据已近3个月,记者从3月16日起每天记录同一时点数据——
82天里,PM2.5超标不到两成
郭剑烽
新民图表 制图贺信
  本报记者  郭剑烽

  本报率先报道本市开始发布PM2.5试点监测实时数据以来,因为网站只显示当前24小时的数据,无法查询之前数据,所以从3月16日起,记者每天记录上午9时和下午3时两个时点,普陀和浦东张江监测站的PM2.5和PM10的小时浓度数据,并初步整理和分析数据。

  经统计,3月16日至6月5日的82天里,约14天PM2.5超标,占总天数不到两成。

  空气质量优良率下降约一成

  为什么说PM2.5超标的天数为约14天,不是个确切的数字呢?

  由于目前试点监测发布数据只有小时浓度,而不包括日均浓度,所以记者选取了每天下午3时这个非高峰时点作为代表,并参考24小时图表作出估判。另外,由于各监测站全部为自动监测并发出数据,而目前仍是试点监测发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进行校零、校标或遇到通讯故障、电源故障、仪器故障等影响的状况较多,此时该点位相应时点的PM2.5会显示为无数据。分析数据时会选取同时点有数值站点的数据,取均值时则忽略不记。

  根据下午3时的数据显示,82天里,PM10数值在150微克/立方米限值以下的有77天,优良率达93.90%;而PM2.5值在75微克/立方米限值以下的为68天,优良率为82.93%。也就是说,如果将PM2.5值纳入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中,那么申城的空气质量优良率将会下降一成左右,并不会像许多市民所猜测的那样明显下降。

  同一时点PM2.5相差64倍

  将82天里上午9时、下午3时两个时点里,由两个监测站发布的所有PM2.5浓度值取平均值,得出的结果为约54微克/立方米。根据环保部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PM2.5的年均浓度限值为0.035毫克/立方米,即35微克/立方米。

  而根据上海市环保局提供的2006-2010年试点监测数据显示,上海PM2.5浓度年均值在0.044-0.053毫克/立方米之间。按照这2个多月来的平均值,今年上海PM2.5年均浓度限值继续超标概率极大。

  82天里,普陀和张江监测站监测到的PM2.5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202微克/立方米和3微克/立方米,分别出现在5月15日的下午4时和5月29日的下午3时。记者注意到,下午3时这一时点的PM2.5值最高和最低分别为192微克/立方米和3微克/立方米,相差64倍!

  PM2.5评判空气质量更客观

  此前,不少市民觉得,用老标准评判的空气质量等级与实际身体感觉有一定差异。霾污染将整个城市笼罩在灰堆里了,可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只是“轻度污染”,甚至还是“良”。环保部门将PM2.5纳入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内,就是希望能够减少数据与体感之间的差异。那么,试点监测数据有没有体现这种进步呢?

  记者统计了82天里以老标准所评判的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指数(API)在50以内的达“优”天为24天,超过100的超标天为8天,且全部为轻度污染。而以新标准来衡量,只要有一项污染因子超标,全天空气质量即为超标。因此,只要PM2.5数值超标,当天空气质量指数(AQI)肯定超标。82天内,PM2.5浓度值达到35微克/立方米限值以内的达“优”天为25天,超过75微克/立方米限值的有14天,其中11天轻度污染(76-115微克/立方米之间),2天中度污染(116-150微克/立方米之间),1天达重度污染(151-250微克/立方米之间)!

  超标天数增加,且污染程度加剧。毋庸置疑,PM2.5评判空气质量更为客观。

  污染天并不全是PM2.5造成

  自去年PM2.5成为市民关注热点以来,每逢空气质量日报为污染时,市民就会将此归咎于PM2.5。其实,污染天并不全是PM2.5惹的祸,污染天里PM2.5也可以不超标,甚至浓度比较低。比如3月24日上午9时,PM10的小时浓度为209微克/立方米,普陀和张江站监测到的PM2.5小时浓度值分别为62微克/立方米和42微克/立方米;4月2日上午8时,PM10的小时浓度为208微克/立方米,普陀和张江站监测到的PM2.5小时浓度值仅为39微克/立方米和45微克/立方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就说明当时的污染物是以粗颗粒为主,而不是PM2.5这种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像上两种情况,PM2.5占PM10比值只有不足30%和20%。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PM10浓度高时,PM2.5也随之升高,因为PM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而PM10是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就是说,PM10中包含了PM2.5,以及其他直径大于2.5微米但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根据记者对2个多月数据的分析计算,PM2.5占PM10的平均比值为63.02%。这与环保部门所发布占比50%-60%的数值较为一致。有不少时候PM10浓度并未超标,但PM2.5已经超标。因为PM10限值为150微克/立方米,而PM2.5则为75微克/立方米,PM2.5要求明显比PM10更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波兰乌克兰欧洲足球锦标赛前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直击高考
   第B19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2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25版:人才/教育 培训 留学 移民
   第B26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7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28版:人才/留学招聘
82天里,PM2.5超标不到两成
10个“国控点”是怎么出炉的?
新民晚报焦点A0582天里,PM2.5超标不到两成 2012-06-06 2 2012年06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