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立勋老师和丁柬诺老师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老艺术家。一位是舞蹈艺术指导,一位是钢琴家。
丁老师的父亲是著名音乐学院的院长丁善德,他俩的儿子余隆、余赫在音乐界也很有名气。他们家可以称得上是艺术世家。
1997年我调到北京工作后,余、丁两位老师就成了我们的好朋友。
他们退休后就住在北京朝阳区温榆河边的一个小院里,院外有几百亩茂密的树林,可称得上是“世外桃源”了。他俩常邀我和老伴李老师周末去玩。
他们的两个儿子,各忙自己的事业,偶尔抽空回来看望老人。为了不让二老感到狐独,弄来了两只德国牧羊犬“黑背”,给他们起了洋名,母狗叫麦基(MEGE),公狗叫罗宾(ROBIN)。
余老师特别喜欢这两只狗。
有生人靠近院子,总是麦基首先发现,发出第一声叫声,然后,罗宾就冲到院墙边,又叫又跳。麦基就像一个司令员,罗宾听它的指挥。罗宾长得很威武,像小狮子一样,余老师说它有狼的基因。麦基是标准纯种“黑背”,浑身毛又黑又亮,个子没有罗宾大。为什么罗宾要听麦基的指挥呢?是不是有的狗也“怕老婆”?余老师对我说,是因为麦基先来半年,罗宾是后来的。狗的特点是“先来为大”。
我们进他们院子前,余老师就要把两只狗关进狗窝,怕狗咬着我们。
我们去了几次以后,就举行了一次“仪式”:我们先进屋里,把狗从狗窝里放出来,余老师陪着我们,从屋里走出来。两只狗就走过来,在我们身上闻了又闻,然后就摇摇尾巴走开了。余老师讲,这样,它们就知道你们是我们家的好朋友,从此把你们当成自己人,十年不见,也不会忘记。
它们每天的伙食是2斤牛肉和2斤大饼。余老师讲,狗最怕牙齿生病,应该经常让它们啃啃骨头。猪骨头、牛骨头太硬,最好是羊骨头。
我们住在和平里小区,在菜场里买羊肉很方便。我们每次去时,都要到菜场买两个羊腰子、一块羊排或羊腔骨带去,羊腰子补肾,羊骨厉牙。这成了它们周末的加餐,吃得津津有味。很远它们都听得出我们汽车的声音,就在门口等我们,还轻轻发出欢迎的叫声。
罗宾老实憨厚,麦基总要抢它的东西吃。有时罗宾吃完羊腰子后,叼着骨头赶紧走开,在院子里挖一个坑,把骨头埋在里面,等以后麦基不注意时,它再偷偷慢慢享用。
说狗喜欢吃水果,我们开始不相信,后来发现,麦基就特别喜欢吃水果。院子里有几棵桃树,到了结果季节,总看不到桃子红熟,十分奇怪,留心一观察,原来麦基一见桃子红了,就跳起来,一口咬掉。它吃水果,只吃甜的,桃子未成熟,它不吃;黄瓜,它也不吃。
时间长了,罗宾和麦基对我们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平时用它们特定的方式对我们表示友好:张开大口,对我们哈气,哈出来的气带一股羊膻味,我们也得乐意接受;围着我们转,用身子向我们衣服上擦,擦得我们裤子上都是泥土;坐在你身边,你摸摸它的毛,摸摸它的脖子,它会很温顺地躺在你身边。李老师平时怕狗,见了狗就远远避开,但罗宾和麦基在她身边,她一点都不胆怯。她特别喜欢罗宾,但麦基看见罗宾坐在她身边,就要过来,赶走罗宾,自己挤在李老师身边。
丁老师讲过一个笑话:
平时,每逢有羊群在院外走,两只狗就在铁栅栏里狂吠,时间久了,羊群也习惯了,不再怕了。有一次,罗宾叫累了,就爬在栅栏上,看着羊群。一只头羊,在栅栏外,慢慢走过来,趁罗宾不注意,隔着铁栅栏,在罗宾脸上舔了一下。开始,罗宾一愣,还没有反应过来,没一会,它醒过来了,一想,不对,自己受了很大的侮辱,狂叫起来。但此时,头羊已带着羊群慢悠悠地走开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