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预防至上是中医至为宝贵的养生治病思想。其意有三:未病先防、既病早治、预防传变。在疾病未发生或萌芽阶段,就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鹖冠子·世贤》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魏文侯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谁做医生最高明呢?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大哥治病,在疾病未有形迹的时候就根除它,故名声不出于家族;中兄治病,在毫毛阶段就予以治疗,故名声不出于街巷;扁鹊自己,疗深危之病,“镵血脉,投毒药”,甚至刀剖肌肤,结果名闻诸侯。
这则故事借扁鹊之口,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良医化之,拙医败之”,好的医生使疾病化于无形,“拙医”费力挫败疾病,病人或能侥幸不死,但也造成很大创伤。
重视预防,从点滴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那个“化病于无形”的良医。而“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