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留下的遗物中,有一本是《城市劳动人民识字课本》第三册。课本为16K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上海市教育局社会教育处编,因封底已经掉落,看不出是哪年出版的,但从书的内容看,估计是1956年出版的,80页码左右。从该书“编辑大意”中知道,本套识字课本共三册,学完这三册,能识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写二三百字的短文,能阅读通俗书报,达到扫盲标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经开展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中央和各地政府都相继成立了扫盲工作机构。全国工青妇各级组织都发出文件在各地大力开展扫除文盲的活动。1953年11月24日,政务院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扫盲标准、扫盲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通知》分别对干部、工人、农民及城市劳动人民确定了扫盲标准。其中对于城市劳动人民的扫盲标准确定为:认识1500个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二三百字的应用短文,显然这套教材就是按照这个规定编写的。
课本用大号字印刷,课文全部为繁体字,配有插图。第三册共分十个单元,每个单元三篇课文,共三十篇。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宪法”“我国的首都”。每个单元的课文前,列出了这个单元的“生字”;课文后面还有“练习”,练习的内容有:“读、讲”“字词辨析”“填充”“造句”“加标点”“分析段落大意”“作文”等。
通过扫盲教育,我母亲扫除了文盲,能够初步地阅读报章杂志中的通俗文章的,能够书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对她以后几十年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至八十余岁还对这课本复习识读,前年不幸去世,享年九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