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石是我嗜好收藏的奇石之一。六年前我从一位产地藏石家手里,收到了一块相当漂亮且完好无损的武陵石。在市场上通常所见的武陵石是产于湖南湘西武陵山脉中,在前震旦纪时,因受海水的侵蚀、冲刷磨砺、地质运动、自然风化后的石种,故名武陵石。其形状与徐州吕梁石较接近,但相比更透、更瘦、更漏。一般为一层黑岩一层灰岩的叠层石,层次分明,水准有序,色泽古朴,变化多样,十分奇巧,多为亭台楼阁,海市蜃楼式形态,上下均分,中间镂空。
这块石头长43厘米,宽15厘米,高13厘米,呈悬崖式长腰形。中间有四个石窟,窟内有洞,洞内套洞,洞有四根鱼尾状的石柱支撑,石柱撑得极致到位。其状似同浙江衢州“龙游石窟”和安徽黄山“花山谜窟”的石柱一般,我给它取名为“天涯石窟”。
2013年初,我找到了一位祖传红木艺匠,给这块石头配了一个底座,取材紫光檀木,样式采用明式简约风格,油漆则采用了传统的生漆工艺。最后产生的效果相当好,两者协调、吻合,相得益彰。底座颜色呈黑色,衬托出石头更鲜明,使主题更突出了;石头本身不高,底座有意做低,对比之下石柱就显得高了,彰显了“天涯石窟”应有的雄伟、高大的完美本色。
(附图为屠铭慈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