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铃铛
叶坚华
  ◆ 叶坚华

  我对铃铛的爱好始于10多年前,由兴趣到收集,慢慢形成了规模,至今已经收藏了500多种类别的铃铛,摇铃、风铃、驼铃、佛铃等等……在我的藏品中,囊括了各种材质的铃铛,有银铃、铁铃、铜铃、陶铃、瓷铃、水晶铃、玻璃铃、景泰蓝铃、珐琅铃、琉璃铃、玉铃、木铃、竹铃、纸铃、核桃铃、骨铃,每一个静静躺着的铃铛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看到好的铃铛,我总忍不住要“淘”回来,搜集的过程就是一番乐趣,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非常有意味。每次有机会到国内外的城市乡村,只要时间允许,我总要到当地的古玩市场去转一转,收集风格各异的铃铛。有一次到成都,同伴们去了景点参观,我一头扎进了景点附近的古玩市场,等同伴们游玩回来,我捧着10余个藏羌风格的铃铛如痴如醉,大呼过瘾。还有一次去布拉格,在这个美轮美奂的东欧之城,我在古董商店里流连忘返,虽然语言多有障碍,但通过简单的英语和手势比划,竟然和捷克古董商店里的老太太交流起了铃铛收藏,还买到了几个十分罕见的欧式铃铛,虽然错过了一些自然风光的游览,但铃铛中蕴含的人文文化让我不虚此行。

  除了在古玩市场寻寻觅觅,我也会在网上寻找心仪的铃铛,有一回我看到一个鹦鹉造型的青铜竖铃挂在古玩交流网上,立刻找上门去,没想到铃铛因为长时间没人问价,已经被移走了,我留下了电话,拜托店主帮我再找回来,经过一番周折,最终还是买到了这个铃铛。一来二去,也认识了不少有类似收藏爱好的朋友。

  因为铃铛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无意间也会发现珍品,一次,在一个铁壶店里偶然发现了店主购买的日式钟形铃的摆设品,很是古朴美观,坐在店里和店主绕了半天要想买回来,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最终店主还是忍痛割爱了。还有一回,在贵州西江苗寨,我发现有户人家门口挂了一个木铃铛,造型很罕见,想冒昧敲门买下,不料家中无人,一直等到很晚,还是没能等到,因第二天要赶飞机,只能留下了遗憾。因为经常带着“淘”来的铃铛坐飞机,安检几乎每次都要开箱检查,为此,我已经养成了把铃铛放在外面先检查再托运的习惯。

  每一个亲手“淘”回来的铃铛,我都会仔细加以保养,除锈、防尘等工序一丝不苟,让每一个铃铛都能焕发出光彩。对于铃铛中蕴含的造型学、美术学、音响学、文字学、冶炼学等,常常触动我不断去增进自身知识,了解铃铛的历史,以便能加以研读。喜欢铃铛的情感是源于自然的浪漫,是一种回归本真的质朴,愿有更多的爱好者投身于铃铛收藏,共同发掘其中的万千乐趣。

  在收藏铃铛的过程中,还有感而发写下一首小诗《铃铛情》:

  百淘千觅五洲寻,日增月积铃铛情。古铜今瓷形各异,有痴无悔乐中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二十元钱买了一架大风琴
五十多年前扫盲的《识字课本》
大师的速写小品
武陵奇石“天涯石窟”
我与铃铛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我与铃铛 2013-08-03 2 2013年08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