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拾金不昧者的高风亮节
吕震邦
  吕震邦

  据《新民晚报》报道,在江西“上饶影城”,有一名叫郑冬花的女保洁员,十年来,她在打扫影院卫生时,捡到的观众遗忘的财物,价值可达三十六万元。面对一次次的“好运气”,她毫不动心,悉数上交。尽管她每月仅一千多元,家里还有患糖尿病的丈夫与正在读高三的女儿,经济十分拮据。但她十年拾金不昧,从不动摇,也从未收过失物者一分钱的感谢费。郑冬花说:“我从来不看捡到的包里有什么东西,都是直接上交。不管是钥匙还是钱包,当我捡到时,其实比掉东西的人还要心急,怎么会想到贪图别人的东西呢?”

  朴实无华的语言,实在感人肺腑,令人思绪万千!

  在今天的社会里,拾金不昧者已屡见不鲜。鄙人对郑冬花的拾金不昧之举,感慨系之,其原因,不仅仅是为她是个生活境遇比较窘迫的,更佩服于她的高风亮节。试问,经年累月、天长日久、在影城观众散尽时、在幽幽的灯光下,周围仅有她一人的情况,对出现在她眼皮子底下的观众遗忘物(最多一次有近十三万元现金),她丝毫不动心、从不捡看、悉数上交,还为失主焦急在心,完璧归赵后又谢绝任何酬谢。能如此坚持十年,其高风亮节,岂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

  “拾金不昧”,词典上解释为“拾到东西,不隐瞒,完全交还原主”。大凡做到“拾金不昧”的,都是不要报酬的。他们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就是因为他们不为钱物所动,就在于“不昧”。

  当今商业社会讲究“差价补偿”、“交换规则”,“丢金者”给“拾金者”报酬,或者“拾金者”向“丢金者”索取适当的报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像郑冬花这样的高风亮节者,是道德模范,我们还是要大力提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市场之窗
   第A2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阳光天地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家住4A级景区
拾金不昧者的高风亮节
说吐痰
人生的三种困境
爱桥成痴
今宵灯谜
画中有诗
高温天下葡萄摊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拾金不昧者的高风亮节 2013-08-27 2 2013年08月27日 星期二